早起,笔者在等公交车上班,见一男青年也在等车,左手端着一杯豆浆,右手拿一包子。男青年20岁出头,瘦瘦的,穿着也不显眼,戴一眼镜,蛮斯文的,只见他喝完豆浆后,很潇洒地将一次性塑料杯随手抛在地上,然后顺势踢了一下,其实公交站点处设有果皮箱,离他也不过三五米,但看他的样子似乎根本没有找果皮箱的意识。转眼包子也吃完了,裹包子的塑料袋自然还是就地一扔。
车来了,停站后车门没有对着男青年,只见他立即扎着架子贴着车厢外壁往车门处挤,车门处同样有几个急着抢上的男女均用气愤的神情看着他,然而他却旁若无人地硬挤上去,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跑到车后一空位上落座,整个挤车抢位的动作连贯紧凑、一气呵成。
车行驶一站后上来几位老人,一个接一个地往车后走,这名男青年本来正在摆弄着手机,当看到有老人过来马上起身将座位让给一位老者,那老者连声夸奖道谢,四周的乘客也向男青年投去赞扬的目光,唯有我感到迷惑、不解,甚至还有点蹊跷和遗憾,为啥在短短几分钟内,一个人竟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行为呢?没有良好公德意识的人,就不会有良好的公德行为,有良好公德行为的人,就不会干无公德的事,这样的逻辑该怎样演绎和推理呢?真的是让人迷惘和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