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健康关注
3  4  
PDF 版
购买处方药,无须看处方?
视患者如亲人
换位理解 拉近距离
高血压患者无需终身服药 不伤肝肾 拒绝反弹
药店执业药师管理亟待开“处方”
你可以拥有“私人牙医”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医患之间:
换位理解 拉近距离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3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周 娟

  《和谐医患我主张》专题报道

  《和谐医患我主张》

  说说就医这些事儿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说的第一句话。而重视民生健康再一次被刚刚结束的“两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促进民生健康的第一要务,也是卫生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级医院和广大老百姓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时至今日,医患关系在悄悄发生变化。我们看到了卫生行政部门在推行“医院质量管理年”等方面作出的努力,我们看到一些医院的“微笑天使”、“午间门诊”、“绿色通道”等服务转变带来的感人场面,我们看到“医闹”的减少、理解的增多……但是,我们同样感受到,在坚冰逐渐消融的今天,医患之间的沟通还非常不足,通道不畅,互动略显滞后。

  提到医患之间的和谐共生,相信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不尽相同。《和谐医患我主张》期许成为这样一个阵地:感受党和政府有关民生健康的和风细雨的驿站,亲民、惠民的窗口;期待成为这样一个桥梁:让有关民生健康的惠民政策、医疗卫生等职能部门的声音落地开花,让医院的通道更畅、更多,医患之间的微笑更美、更真,老百姓的声音更理性、更有底气……

  

  《和谐医患我主张》关“健”热线:

  电话:0371-67655502

  13838155686

  15803810387

  邮箱:zzrbjk@126.com

  QQ群:58218501(健康生活)

  患者说,看病时,医生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自己不免战战兢兢,生怕稍有得罪医生就不好好给自己看病。同时,省会医院的一些医护人员也连连诉苦,现在做医生并不容易,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一面是患者的诉苦,一面是医护人员的嗟叹。医患之间的关系真的如此脆弱?对此,不少患者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大多认为,医患之间若缺乏沟通和理解,就容易造成关系紧张,因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真诚相待和相互尊重。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看病难”、“看病贵”是令老百姓最头痛的问题,但当患者走进医院,首先关注的还是医生的态度。正在郑州市中医院排队挂号的李阿姨说,看病时医生的微笑最让人暖心,最担心的就是医生态度冷漠。

  “生病时,渴望得到关爱和体贴。”“生病时,容易对周围人的语言、表情、行为等表现出关注和敏感。”采访中,大部分患者都表示,医患之间需要沟通和理解,到医院看病,除了希望早日把病看好,还希望看病时能与医务人员平等交流,获得尊重。

  

  “谢谢医护人员的微笑服务。”

  

  “现在不少医院都开展了微笑服务,让我们感觉很贴心。医生态度好,我们对他会格外信任和理解。”家住花园路的张女士特意打来热线电话,谈了自己对医患和谐的看法,她认为,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医护人员的微笑服务表示感谢的同时,很多热心读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建议。“对每一位入院患者,接诊护士都应热情接待,言语亲切,态度和蔼,微笑服务。”在行政部门工作的何先生要求更为“细节化,”他说,医院的微笑服务要涵盖每一位患者,只有这样,患者才能达成一种共识,也会更深刻地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外地人到省会医院看病,对医院环境总是不大熟悉,医护人员最好能为我们做一下入院介绍,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等,并指导我们选择医生。”平顶山的吴先生也专门打来了电话。

  

  “再多给患者一些关心和爱护。”

  

  不少患者告诉记者,他们在看病时总想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但因为种种原因,医生有时做得并不够。“有时候,大夫开完单子,我想详细地问问情况时,大夫就会有些不耐烦。”患有高血压的张大爷经常要到医院检查,他希望医生能多给自己一些关注。

  “我认为医生的人文关怀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医生要尊重病人,善待患者,医患之间需要加强沟通。”河南绿城律师事务所戚魁律师认为,一定意义上讲,医生责任重于泰山。正因为这一职业的神圣,人们对医疗服务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心灵的理解、感情的沟通来支撑,一丝生硬表情都可能将两者关系推向冰点。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应该体现医务工作者的爱心和责任心。

  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检查、用药、治疗等总希望了解得一清二楚。戚律师建议,主治医师及主管护士应主动向患者、患者家属或者关系人讲清病情、发展及用药价格等相关事宜。尽可能地让患者心中有数,无形中也会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

  

  “我们更希望和医生成为朋友。”

  

  “相互信任是医患双方良好行为的基础,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最有效的预防机制。”不少患者都希望和医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彼此信任的关系。

  责任是信任的基础。正在中心医院住院,并即将进行手术治疗的马女士告诉记者,医护人员的细致和体贴让她产生了极大的信任感,她对手术充满了信心。马女士说,她最看重的就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医生不仅要看“病”,更要重“仁”,处处为病人着想,处处方便病人,处处营造有利于病人诊疗、休养、康复的良好环境。

  除此之外,不少患者也认为,医患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还要求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认真、细致、准确,杜绝差错发生。“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是我们产生信任的根本,这也是我们和医护人员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家住建设路的胡先生告诉记者。同时,很多患者也说,医生确实辛苦,应该尊重医务工作者的劳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他们多一些理解与配合。

  倘若医患关系紧张,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切身利益,更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质量,医务人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难免受到影响。和谐医患,不只是患者心声,更是医护人员的企盼。记者采访发现,医患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和谐医患的关键点之一,医患之间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