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健康关注
3  4  
PDF 版
购买处方药,无须看处方?
视患者如亲人
换位理解 拉近距离
高血压患者无需终身服药 不伤肝肾 拒绝反弹
药店执业药师管理亟待开“处方”
你可以拥有“私人牙医”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视患者如亲人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3  来源: 郑州日报  
  ——访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杨全玉

  本报记者 郑 磊 通讯员 秦 川

  专家名片:

  杨全玉,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郑州市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郑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氏病等。

  一张办公桌,一个三层书柜,一张床构成了杨全玉办公室的全部。

  “一个医生不能只看重名利,得为病人解除痛苦。”这句话是杨全玉的座右铭,也是他的行医准则。

  金水区90岁高龄的患者患了硬膜下腔出血,各方面情况都不是太理想,走遍了各大医院,都表示因为患者年龄太大无法进行手术,老人的家属对此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了。最后,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杨全玉。没有丝毫的犹豫,杨全玉专门召开会议,商讨治疗方案。顶着种种压力,他为老人进行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使老人重获新生。

  杨主任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病人身上,一天到晚呆在医院,穿梭在病房。他的爱人默默“承包”了家里的一切家务,包括女儿的起居、学习。说起这些,杨全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歉意。

  “你得把病人真正当成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二十年如一日,杨全玉用他真诚的态度、和蔼的笑容赢得了患者的心。

  “谢谢您的关心,俺爸现在身体好得很,刚运动完回来。”工作间隙,杨全玉抽空给张建国打电话,关心他的康复情况。

  张建国是二七区的一位退休职工。十年前,他患有脑梗塞、偏瘫,只能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孝顺的子女不愿意看到老人就这样“一病不起”,慕名来到了市一院神经内科。杨全玉对症下药,首先和老人耐心沟通,消除老人心理上的障碍,然后进行了超早期溶栓治疗、抗自由基综合治疗。老人病好出院后,杨全玉上门指导他进行心理调节、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等,还经常打电话询问老人的康复情况,这一坚持就是十年。

  感激不尽的老人逢人就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他的亲生儿子,另一个就是杨全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