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历史的缩影
读《史记》之项羽
图片说明
斑马线
《陆克文:总理是位中国通》
芦医庙的传说
天经地义
蛋炒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
天经地义
李济通
中原网  日期: 2008-04-13  来源: 郑州日报  
  “天经地义”,由“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演绎而成。源自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编撰的《春秋左氏传》(即《左传》)。经,即常规、常识;义指正理、准则,意为人们普遍认知、遵守而不能违背的真理和原则。它的产生,要归功于时任郑国大夫的著名政治家游吉。

  游吉,姓公孙,字太叔,“简公时为卿,为人秀美而文,善为辞令”(见清乾隆《新郑县志·人物志》)。由于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不少言辞一经出口,即惊世骇俗、轰动一时。“天经地义”就是一例。

  郑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18年),因周景王姬贵于前520年驾崩,引发的王位继承之争,仍在继续。为缓和矛盾,维护王室安定,诸侯盟主晋顷公召集郑、晋、宋、卫、曹、邾等国,在黄父(古地名,又名黑壤,在今山西沁水县)开会,商讨王位继承相关事宜。一次会见中,晋卿赵简子(即赵鞅),向游吉询问什么是“礼”的问题。游吉认真思考后,对“礼”作了极富哲理的诠释。对此,《左传》是这样记载的:“子太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晋。对曰:‘是仪也,非礼也。’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里,游吉先借用原郑相子产的这句话,对“礼”进行概括说明,进而又对之作出详尽的诠释。他说:“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一经一物;为父子、兄弟……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既对“礼”的要义作出精辟的解释,又对“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内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有力的论证。那就是,老天敲定的原则,大地形成的真理,是民众行为的准则,是任何人不可改变、不容置疑的。可谓言之成章,语之成理。此说让赵简子心悦口服,不得不说:“鞅也,请终身守此言也。”意为我赵鞅,会终生牢记、一辈子奉行这至理名言的。后来,人们把“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简化为“天经地义”这个成语。如今,它除了保留原意外,另含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等意思,如在肯定某件事时,往往会说这事天经地义,人之常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