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书博会办得太好了,有些出乎意料。”4月26日下午,记者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厅采访了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著名学者阎崇年。
从通过央视《百家讲坛》听阎崇年讲《明亡清兴60年》,到现场面对面与其交流,阎崇年台上台下,一样的温和有礼,尽显学者风范。用《百家讲坛》上不紧不慢的语言风格,阎先生讲述了对书博会的感受,他说,第18届书博会是文化发展史的一件盛事,给作者、读者、出版社、营销者、媒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河南读者非常热情,有非常好的阅读氛围。”阎崇年说,作为多次到河南交流研讨的学者,河南读者表现的高素质让人高兴。
读书让人终身受益。阎崇年说,读书是读书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事情不可能亲历亲为,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可以让人获得经验和信息。读书可以增智慧,悦心性,益健康,网络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多元性,但代替不了读书,一本好书能带给人长久的愉悦和快乐。
从书案走向讲台,从书斋学者到学术明星,阎崇年没有感觉到大的不同,他说,如果有一些,那就是读者能给他提供大量的信息,有次他到上海等地演讲,想查找一些资料,开出书单,很快就有读者帮他整理好了,这些书不可能在同一个图书馆或者研究所里找到,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有了读者的帮助,感到非常方便,也非常感谢。作为一名学者、作者,能走到读者身边,听到来自读者最真实的声音,不断获得新知是件幸福的事。读书和做学问,自己会始终如一、锲而不舍地做下去。
阎崇年还在书博会上介绍了自己的《中国古都北京》一书。他说,自己的书分两类,一是纯学术类,另一类是大众类。《中国古都北京》倾注其五六十年的心血,为了写这本书,他跑遍了书中所写的文物胜地,肯定会和别人笔下的北京不同。他的20万字的《康熙大帝》将在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