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东风渠畔花木荣
股市什么时候垮?
图片说明
7野驴横行天堂
行吟诗人与桃花峪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大气的人大气的诗
买椟还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
李济通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8  来源: 郑州日报  
  “买椟还珠”这一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故事大意是说,春秋时期,有位楚国的珠宝商在郑国做生意。为引人注意,招徕顾客,他在包装上大做文章。先是用上好的木兰木(即紫玉兰,落叶乔木,木质幽香)做成椟(小匣子),用香料熏染,使其芳香无比,再镶以珍珠,雕上精美的玫瑰花纹,饰以彩色羽毛,然后装入珠宝。他以为这样做,人们就可以争相购买,大发其财了。岂料上市后,情况并非如此。往往是看者多,买者少。奇怪的是,即使有买者,竟只买木匣,不买珠宝,让精明的楚国商人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他发财的愿望也就成了“黄粱一梦”。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

  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那些有眼无珠、取舍失当、舍本求末、不识货色的人。我倒以为,如此理解,似有偏颇。“买椟还珠”却有此含意,但也有另一层意思,却常被人忽略。那就是人们不同的审美观点和不同的价值观。试想,一个善于思考、懂得生活的人,在椟、珠面前,将会如何取舍?珠宝固然珍贵,但精美、香馨的木匣,岂不同样招人喜爱。再说了,对于一般人,木匣的使用价值,似乎比珠宝更高,其观赏价值,也绝不比珠宝差。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看来,郑人买椟还珠,也就不足为奇、不难理解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