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中原教育
3  4  
PDF 版
校园艺术节“创和谐校园”
校园快递
超常发挥
艺术渗透
以生为本 铸造师魂 创特色德育
 用环保为奥运助威
小学生要养成10个好习惯
 消防安全进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以生为本 铸造师魂 创特色德育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8  来源: 郑州日报  
  郑州十六中校长 牛学斌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未来。”近十几年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诗意的存在,而教师的素质更是素质教育中永恒的诗意追求。在努力创办“人民满意学校”过程中,我们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塑造新的师德,铸造新的师魂,以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身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以生为本”,需要教师关注一切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对全体学生负责。每一位学生都是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工作中关注一切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是我们职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以生为本”,要牢固树立教师的育人意识。教学过程如果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最大失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重知识,轻情感,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更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核心来组织教学。

  “以生为本”,要尊重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允许他们出错,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5)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以生为本”,要增强教师的爱心和耐心。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信任、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自觉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但作为教师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十足的耐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

  “以生为本”,要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教师不能将育人简化为空洞的说教,不能将德育内容简单压缩为“只能如何”和“不能如何”。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让他们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在感悟中获得成长,形成信念,实现自我完善、自主发展,这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以生为本”,要求每一位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格在梅之上,品在竹之间”,这是对现代教师境界的一种诠释。教师的道德觉悟、审美情趣、政治正义、智慧发展等都是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教师文化底蕴的积淀、科学精神的张扬和人文精神的超越等三个层面铸造教师新的师魂,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真正引向深入。

  总之,学校应紧紧围绕育人目标,本着成长学生、发展学生的主导思想,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实际,以教师为主体,提升教育艺术,塑造新的师德,铸造新的师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特色德育工作新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