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错出成功
青春幻梦
假如重新选择
人不轻狂枉少年
侯宝林难倒华罗庚
达尔文,百年孤独
把自己修炼成名牌
爱并非理所当然
你什么时候最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侯宝林难倒华罗庚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9  来源: 郑州日报  
  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风行于北京的一个民间传说。

  侯宝林问华罗庚:“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四?”

  华罗庚沉默了。

  侯宝林强调说:“请注意,我问的是在什么情况下!”

  华罗庚仍然解释不出。

  侯宝林笑了:“在数学家喝醉了的情况下呀!”

  华罗庚放声大笑后,沉默了半晌,也想难为一下这个聪明的朋友。他说:“我腿脚不好,请你帮我出去买一瓶橘子汁咱俩喝,顺便再捎一包爆米花来,我好喂鱼。给你,这是四角四分钱。”

  四角四分钱,侯宝林知道这只是一瓶橘子汁钱。爆米花怎么办呢?当然不能自己代垫,这大概是数学家想考我!于是,他想起了四舍五入法,一两一两分十次零打,结果橘子汁也买了,爆米花也带了回来。华罗庚非常高兴,拍着他肩膀说:“当初你要是学数学也是好样的!”

  侯宝林非常欣赏这则传说,不是自诩他的聪明,而是显示他能够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友。是的,侯宝林不仅善交“下里巴人”,倜傥儒雅的学者也是他交友钟情的对象,如钟灵、华君武、方成等漫画名家都是他的座上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侯宝林当上了北大兼职教授。不久,华君武就有一幅漫画调侃他。画面是逗哏的相声演员侯宝林与捧哏的学者侯宝林合说相声。侯的自捧自逗在华君武看来或许富有喜剧因素,但侯的一身而兼二任确也说明这位大师的敬业进取精神。我曾经与侯多次探讨过艺术家与学者的关系。我认为:无论艺术家抑或学者,当他们的业务已经精进至相当高度时,便会自然地向对方转化出现“学者型艺术家”或“艺术家型学者”的局面,“大师”们无不如此。侯宝林赞同我的说法。他说呈现这一局面或许正是大师们的童心使然。因之,他尤其赏识方成的童心,并说无论是性情还是心态,方成的率直与天真都是无可比拟的。

  侯宝林还有许多学界朋友。八十年代初,八旬开外的著名学者任二北先生,在王国维先生的《优语录》之后又有更为丰富翔实的《优语集》问世,老先生专程把他的清样送给“侯公”订正并诚恳地请他作序。二北先生确有卓识,现在我们读到的序辞风格恰与古代的语体浑然洽合。但与侯宝林情同手足的还是吴晓铃先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就有合作,“文革”后更是形影不离。不但是文友或学友,更是食友和诤友。八十年代初吴先生告我他将谢笔,不久我就听说侯宝林也将息影舞台,我至今也不知他们是心息相通还是相互影响的结果。

  摘自《一户侯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