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领导在一个研讨会上,充分肯定了高校评估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使高校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定位,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投入,强化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规范了教学管理,深化了教学改革,使教学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评估方向对头,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并且要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此前对高校评估,社会上多有诟病,连部分高校校长也颇有意见,呼吁停止。全国两会上,也不乏代表、委员直陈其弊。教育部领导如此总结,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评估不会停止。
打量教育部领导的讲话,让人产生三点疑问。
一是,评估高校,谁更有发言权?我们记得,铁道部某副部长称,雪灾中铁道部表现至少可打90分,引来一片笑声。高校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由教育部于2003年正式确立,让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教育部作自我评价,怎么可能置否定之词?事实上,被评估对象的高校,身处高校中的师生才更有发言权。
二是,如果当前的高校评估已是如此完善,还会深层次改革吗?还会“去行政化”吗?一项政策的出台、演绎和推进,必须经过两个阶段:试错和纠错。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瑕,证明有错就必须启动纠错机制。行政主导的教学评估,已被证明“疾患缠身”,领导的“充分肯定”,虽是确定了方向,但会不会影响到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去行政化”建设?
三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何要紧抓评估不放?社会上对高校评估的意见很大,日前我看到学者张鸣提出的一组数据——由于211和985工程的启动,教育部掌握了数百亿元资金的分配权,因而对直属高校的控制力逐渐增强(见三联书店出版:《话题2007》)。但愿,这不是教育部的领导“充分肯定”高校评估的“苦心”所在。
评估制度是优是劣,恐怕该由公众讨论评判。至于行政主导的高校评估是否存废,也有必要开展广泛讨论,甚至提交全国人大讨论。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