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专版
3  4  
PDF 版
起点 思路 形象 跨越
真心服务排民忧
用心办院知民意
诚心行医暖民心
精心砺剑解民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诚心行医暖民心

中原网  日期: 2008-05-14  来源: 郑州日报  
  在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中,郑州市二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细节沟通,感动服务”。在实施方案上,将沟通的内容,服务的标准细化、量化,定期考核,奖优罚劣。

  “龙龙,不要淘气,快过来,阿姨给你看看眼。”嗓子已累得沙哑的眼科王素萍主任医师甚至能叫出许多小患者的名字。40多岁的王素萍已成为不少孩子的“好阿姨”。“到王主任这儿,孩子们一点也不陌生,像在家中做治疗一样。”不少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像这样的沟通着实让患者备感温馨,但无疑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在王素萍坐门诊时,络绎不绝的患者常常让她忙得连喝口水都顾不上,晚上9点钟以后回家已是家常便饭。

  看着医务人员这样的忙碌,许多患者感动了。“其实,作为医生,这只是我们分内的事。”说起这些,妇产科主任贾玲说,“一切为了病人,是我们医生的天职!”

  去年年底,贾玲的爱人因公骨折,需住院治疗,她没有分身术,无奈之下,她只好让爱人住进自己的医院,索性将“家”搬到了医院。为了让其他医生能有多一点的休息时间,她一直坚持值夜班。妇产科有着一大批像李爱蓉、任淑玲、吕向华、王淑玲、蒋素玲等敬业奉献的专家团队。

  “吃不上应时饭,睡不上应时觉,对医务人员来说真算不上什么。”骨科主任孙晓堂告诉记者,“因为工作,有时医务人员甚至冒着可能被感染疾病的危险,义无反顾地去救治病人。”

  前几天,骨科转来了一位坠落伤病人,多发骨折合并脑出血,经过积极抢救,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就在医务人员为患者准备接骨手术的当天早上,患者在翻身时一举胳膊,突然昏迷,没有了呼吸。听到呼叫声,值班医生张建东在第一时间飞奔病房,立即俯下身,顾不上垫块纱布,就对病人口对口人工呼吸,赢得抢救时间,再次挽救了病人的宝贵生命。

  当时,在场的患者家属感动不已,激动地说:“时间就是生命,张大夫把时间给了病人,把风险却留给了自己。”

  寒冬腊月,患者马书道头痛难忍,辗转几家医院都被当成感冒治疗,导致精神错乱,大小便失禁,当转到市二院时患者生命已危在旦夕。

  神经内科主任黄黛,确诊病人患病毒性脑炎,立即采取抗病毒、脱水、降颅压等综合治疗,病人住院20天便康复出院。细心的神经内科主任黄黛或打电话、或登门回访,经常指导马书道康复治疗,整整跟踪服务了三年,病人没留下一点后遗症。

  46岁的宋志患急性心肌梗死,送到市二院时已心源性休克,需溶栓治疗,可风险大,患者身边无亲人做主,身上又没一分钱。怎么办?救人要紧。心内科主任范萍带领科室人员迅速投入抢救,期间患者突然发生心率失常,幸亏观察细致,立即给病人除颤,直到天亮患者病情稳定,范主任才想起来还没有吃晚饭。患者父母万分感激,包好一个2000元的红包,非要让范主任收下不可。

  大爱无言,真情无价。红包被拒绝,留下的是患者宝贵的信任。

  4月13日上午,新开设的内三科收治了一名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入院时病人处于深昏迷状态,消化道大出血,大小便失禁。主任吴景硕立即带领科室人员进行抢救,家属当场塞给吴主任500元现金,为了让家属放心,他暂时收下了,病人转危为安后,护士长将钱退给病人,将一切告诉家属,家属激动地说:“感谢吴主任,是二院培养了这么好的大夫呀!”

  “精诚行医、一心为民,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这就是我们的医务人员。”李生建感动地说,“正是有一大批像他们这样的干部职工,才成就了二院飞速发展的今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