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4  
PDF 版
穿透废墟的词语
股市什么时候垮
7野驴横行天堂
人生与学习
怀金的诗
地震,让我们懂得了爱与感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股市什么时候垮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2  来源: 郑州日报  
  巴鲁克一生中最辉煌的战例莫过于在1929年股灾前夕顺利逃顶,当时他不断地做短线,抛空、回补,再抛空,但他越来越感觉到股市风险的加大,终于在最后瞬间抛掉所有股票。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地默念“2乘以2只能等于4”,那么许多不幸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他的名言是:群众永远是错的。

  这种话西方政客们打死也不敢说,可巴鲁克就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巴鲁克对群体盲动有深切的认识。

  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人们通常是明智而富有理性的。当成群结队、情绪相互影响时,却容易丧失理智,股市上涨时过于兴奋,下跌时又过于沮丧。由此巴鲁克讥刺说:“股市存在的目的不就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人制造成傻瓜吗?”

  直至今日,群体盲动在股市仍以各种翻新的形式周而复始地上演着。既然群众永远都是错的,要想在投资中获利就应该与大多数人反向操作。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投资风格,使巴鲁克又获一个外号:独狼。

  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巴鲁克还认为,股票市场中所谓“真实情况”,其实是透过人们的情绪波动间接传达的。短时间内——一周、一个月、半年,股票价格上升或者下降主要不是基于客观的、非人为的经济力量或形势和局面的改变,而是人们对发生的事情所作出的反应。所以他提醒说判断力的基础是了解,假如了解了所有事实,判断就是对的,反之,判断就是错的。

  最后我们来学习巴鲁克最关键的招数:止损。

  止损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掌握而且广泛应用的手段,谁也不是神仙,就算研究得再深再透也无法预见未来的风险,因此难免出现投资损失或被套的时候。

  遇到这种情况正常有两种选择,一是坚持捂股,倡导者是巴菲特,他对已制订的投资计划轻易不做更改。他的理论是:如果你不能在股价跌去一半后,仍能从容不迫地执行计划,那你是不适合做股票投资的。

  巴菲特有理由这样做,因为他每购买一只股票都要动用十多个投资专家反复研究长达几个月甚至数年,这样慎之又慎地选股,当然充满自信。

  另一个办法更适合广大散户,那就是止损,俗称割肉。

  巴鲁克提倡不利情况下坚决止损,他认为投资者应有两手准备,以便随时转身离场,只要树立正确止损的意识,即使每十次只做对三四次也会成为富翁。

  巴鲁克就是在最后关头进行“惊险一跳”,从而得以全身而退。

  此后巴鲁克逐渐淡出证券市场,把主要精力转向政治和社会公益,先后成为六任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并在“二战”后美国的对外关系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巴菲特为什么能赚到钱

  巴菲特的故事在中国股民中可谓妇孺皆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华盛顿邮报》送报员,后来成为世界前10位富豪中唯一靠股市赚钱的人。

  巴菲特一生犯过很多错误,有些错误在他看来如果再活一次,他还会照犯不误。然而,有些正确的做法,如果再活一次,他还是会照做不误。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04亿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正当员工们一片欢腾时,巴菲特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随后他清算了自己名下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急转而下,渐渐演变成股灾。到了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这是巴菲特一生中最引以为自豪的决定,也许正是这个决定造就了他世界第二富豪的地位。

  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个过程的细节:1968年5月巴菲特卖光手中所有股票,而股灾发生在1969年6月,中间整整有一年时间。

  这期间美国股市继续一路飘红,涨势不止。

  如果当时有博客,如果巴菲特在博客上说股票要见顶,股灾就要来了,估计每天能有上万条留言,其中至少超过9000条是骂他神经病。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巴菲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神”。他要真是“股神”,就应该在1969年4月或5月的某一天才将股票全部抛出,肯定比在1968年5月退出股市更辉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