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汶川地震无名遗体的“回家”之路
车辆逃费判无期
违规收费判几年
当高考武装到了牙齿
端午节
不仅仅是龙舟粽子
吃粽子中状元
是把防灾教育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当高考武装到了牙齿

  据报道,今年高考保密级别再次升级:以前试卷“启封前”为绝密,今年“启封并使用完毕前”为绝密。同时,为了对付水涨船高的信息化作弊手段,北京市考场考生答题过程将全程录像。(《北京晚报》6月4日)

  高考,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恒久话题。今年极其特殊,前有汶川大地震,后有北京奥运会。然而,高考夹在两个重大事件之间,并与端午节发生“撞车”,却仍然保持夺目的吸引力,令人不可抗拒地予以关注。的确,高考每年决定近千万考生及其家庭的命运,人们岂能不为之瞩目?考场里,信息化的作弊工具手机、耳麦、眼镜、答题笔等等,以及信息化的反作弊工具摄像头、信号屏蔽仪等等,最为形象地表明——高考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当高考武装到了牙齿,即便在抗震救灾的最关键时期,也始终贯穿有关高考的话题。仅从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不叹服高考的牢固地位。

  当高考武装到了牙齿,它就不可避免地沦为一场明争暗斗,成为社会力量集中博弈的竞技场,它所引起的激烈争议始终无法平息。一方面,高考涉及最为敏感的起点公平;另一方面,高考又造成应试教育弊病。如何改进高考,如何防止改革导向新的不公,在一个盛行“潜规则”的社会,始终困扰着大家。

  我们目前看到的种种迹象,令人难以判断高考制度的演进方式,它究竟是在应试教育轨迹上不断加强,还是朝着素质教育轨道快速转向呢?高考,变得越来越说不清、道不明,成为一道难解之谜。 宣华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