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地震中 他救出了34名学生
重生的是希望 更是人本价值
姓名权与人的权利
韩国牛肉风波 对我们的启示
孕妇信息泄密门
名不副实的“工本费”可休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韩国牛肉风波 对我们的启示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3  来源: 郑州日报  
  韩国总统李明博被牛肉问题弄得焦头烂额,连日来,因韩国民众反对恢复进口美国牛肉而引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致使上任才满百余天的李总统遭遇信任危机。

  牛肉问题对韩国历届政府都属敏感难题,且多次引发政治危机。韩国养牛,美国也养牛,两国用于作为肉食消费的牛,按中国牛农的说法叫“菜牛”。美国养牛成本不低,韩国更高,据说韩国超市里的牛肉是世界上最贵的。因而,为维持本国牛农的基本生计,韩国政府每年均给予本国牛农大额政府补贴,弄得政府财政叫苦不迭。

  一方面牛肉价高,消费者很有意见;另一方面养牛成本高,牛农抱怨养牛利润太低。政府如何化解两面不讨好之尴尬——自由贸易体系下,韩国政府本该大量进口欧盟譬如英国和西班牙相对便宜的牛肉。可是韩国不能,因为韩美贸易交往,韩国的贸易顺差不能过大,韩国历届政府必须回应美国政府要求开放韩国牛肉市场的巨大压力。因此,韩国政府放着便宜的牛肉不买而不得不进口美国牛肉,既很无奈又颇显委屈。

  以疯牛病为理由,韩国一度将美国牛肉拒之门外,美国有苦说不出。疯牛病并非年年暴发,美国就压迫韩国恢复牛肉进口。这时候,韩国政府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口牛龄30个月以下的牛肉,价格高些;二是进口牛龄超过30个月以上的牛肉,价格相对便宜些。韩国选择了后者,其初衷不排除稳定国内牛肉价格的考虑——替韩国消费者考虑。然而,消费者不领情,在他们眼里,牛龄30个月以上的牛患疯牛病的几率较高,政府这么做,无疑是对消费者健康不负责任。于是,牛肉问题演变成为民生权益问题和贸易政策的软弱与迁就问题。

  综上所言,韩国民众的“牛肉原则”捡最主要的说,可概括为三条:一、不满政府在韩美牛肉摩擦中的“无原则”表现;二、进口美国牛肉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和对牛农利益的伤害;三、抨击李明博上台后宣称的对美“有原则的实用外交”并无原则可言。

  那么,韩国的牛肉风波对中国有哪些教训可供借鉴、汲取呢?我也列举三条:其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不等于无原则地一味开放本国市场,尤其是对本国涉及面大的弱势产业——譬如韩国的养牛业或中国的大多数农业领域。现在回头看,当年中国加入世贸时,政府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向国际市场开放铢锱必较,是建立在对国情的清醒认知之上的。其二,农业尤其是粮食和肉禽蛋,必须主要立足于国内供给,特别是13亿人口的中国尤甚。其三,就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本国弱势产业的贸易保护或价格补贴并非没有副作用,但就眼下的中国,包括韩国甚至农业发达如日本,都须对本国农业施以不同程度的保护或补贴。这中间的要旨在于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既是关乎民生的执政能力,亦是一门重要的执政艺术。

  鲁 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