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地震中 他救出了34名学生
重生的是希望 更是人本价值
姓名权与人的权利
韩国牛肉风波 对我们的启示
孕妇信息泄密门
名不副实的“工本费”可休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姓名权与人的权利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3  来源: 郑州日报  
  报载,全国首例公民讨要姓名权案6日在鹰潭一审宣判,大学生赵C打赢了官司。月湖区法院认为,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22岁的赵C,是在申办第二代身份证时遇到麻烦的,公安机关要求他改名,赵C为此郁闷。无奈之下,只有通过诉讼来“捍卫”自己的名字。

  起名是一门学问,赵C的老爹在给自己儿子起名时,用得显然是另类学问。将C作名,排在中文人名序列里,是有些怪异,但这般与众不同,赵C爹不是没有他的道理。起名,有很多讲究,最低的讲究是,与别人区分开,不重名,还要有好的寓意,听起来悦耳。赵C父亲给儿子起这个名字,并非胡起瞎起。按他的说法,字母C大有深意,C是China(中国)的首字母,且以C开头的单词最多,有人丁兴旺的意义。他还希望儿子叫C后,在学好汉语的同时,也把英语学好。望子成龙,从C开始,让儿子掌握一把通往世界的钥匙,从C开始,真可套用一下“可怜天下父母心”,说声:可怜赵父一片心。

  月湖区法院的一审判决,兼具法理和人性的宽容两个层面。起名赵C,在法律的容许之内。起名赵C,并未妨住谁碍住谁。起名赵C,没有超出公序良俗的尺度。

  公安机关说,“赵C”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道理也不硬,比之于充分尊重人的权利,以法为本,以人为本,改动一下网络程序,算是小之又小的事。

  赵C只管叫他的赵C,人们根本不用去操心是不是会有很多的人效法赵父的做法。有了一个赵C,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李A、王W、张Q等等这样的名字出现。26个英文字母,没有几个能用作名字,仅听发音就不行,从中找到所能寄托的美好愿望,更难。

  名字,也就是个暂时性地依附于人身的符号,起什么名字,是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而且,在一个家庭里,长辈给小辈起名,甚至小辈再给自己改个名,拿它当儿戏的只能是极少数。从周围的人对赵C的反映来看,这个名字叫起来并不难听,也不别扭。赵C周围的人宽容着“赵C”,法院判决赵C胜诉,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它体现的是社会的宽容及人的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也折射出社会文明品格在当下刷新的程度。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