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语
因为情牵同胞拯救危难的坚定信念,才有了他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果敢行为;因为熔铸军魂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才有了他不惧艰险不舍昼夜的无私奉献。30多个救援和安置的日日夜夜,无数次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壮举,燃尽了一个年轻士官最璀璨的生命之光,定格成新一代军人拥政爱民的永恒画卷。
抱定对灾区人民的挚诚大爱,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武文斌,这个河南籍铁军士官,耗尽生命之力,倒在了救灾一线。他把年仅26岁的年轻生命,留在了他倾注挚爱深情的巴蜀大地,也把他光辉的人格留在了千万人的心中。
“他是累死的!”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年轻战士,面对灾区人民的痛苦,他感同身受,解救灾区人民于危难,他竭尽全力:废墟上搜救生命,余震中转移群众,大山里搜寻失事飞机,安置点装卸建设物资,他一样的坚韧,一样的拼命。“拼命三郎”所诠释的,正是新时期人民子弟兵的坚毅品格和钢铁意志。新时代钢铁战士的品格是如何铸就的?和平年代里如何直面艰险百炼成钢?武文斌用生命诠释出最好的答案。
“他是累死的!” 由人民养育的子弟兵,视人民如父母。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民子弟兵总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身忘己。作为其中的一员,武文斌有着先辈们一样的铮铮铁骨和英雄气概,为了养育了自己的人民,他用英雄气概挥洒着人间大爱,他用铮铮铁骨托起至真柔情,奉献着青春,书写着丹心,铺陈着挚爱,贡献出生命。
“他是累死的!” 字字惊心,字字千钧。字里行间,有信念,有操守,有坚强,有崇高,有汗水,有热血,有奉献,有牺牲。他用爱国爱民的实际行动,以生命矗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成为抗震救灾官兵的光辉代表,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学习英雄武文斌,需要我们切身感悟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需要我们深入学习他无私无畏浩气长存的精神,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体现学习效果。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应把学习武文斌转化为切实的行动,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立足本职,踏实奉献,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人。
这是对英雄的深切缅怀,也是对英灵的真切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