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医,至少要追溯到建寺之初。由于少林寺的皇家寺院地位,拥有良田百顷,殿宇上百间,众僧整天参禅静坐,修身养性,驱去杂念,消除思乱,镇静魂魄,安定心神。但长期静坐不动,影响了寺僧周身血液循环,造成筋络不畅,久瘀成疾。不仅影响了身体,还难以对付山林中的猛兽威胁和盗贼侵犯。于是,僧人们在学禅的同时开始习武,并充分利用嵩山丰富的药材资源,吸收民间医疗方法,不断积累用药经验,逐步形成了许多秘方。寺僧们在练武的同时,发现许多功法具有健身和医疗的双重作用,又逐步推演出了气功疗法、推拿疗法和点穴疗法。少林医学由外科而内科,由治疗跌打损伤而治疗百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禅医。
据《少林武僧志》记载,僧稠禅师曾经取嵩参熬汤为跋陀补养身体。跋陀的另一位徒弟慧光也曾用铁针为一昏迷病人疗伤。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后在钵盂峰上养伤,寺僧们采来草药为他治疗。至达摩祖师,历代高僧在精修禅法的同时,并兼通佛教“五明”,而“医方明”最受珍视,代代相传,有言传,有秘传。
历史上,少林寺涌现了大批知名僧医。北魏后期的少林高僧洪遵和志刚被尊为活菩萨,分别撰有《少林寺针灸秘抄》和《少林医僧宝囊》。隋代少林僧人子升善武好医,尤其对气功和点穴治病深有研究,晚年撰述的《摩穴秘旨》主要阐述了气功医治和点穴治疗的内容,特别详细地介绍了人体常用的六十八穴的部位、取法、疗效及配方,开列了一百多种常见病的点穴治疗指要。十三棍僧救唐王中的寺主僧志操也是一位著名的僧医,入寺前习医十年,治疗跌打损伤,总是先用针灸,少数不愈者,再采用嵩山上的草药制成的丸、丹、膏等治疗,并著有《少室僧针灸秘经集》等。唐朝末年的福湖和尚医技高明,善用针灸和草药,扎针不过二,用药不过三,特别对止血、内瘀、厥症、危症等的治疗有独绝之处,撰有《少林伤科十大方》。宋代的洪温禅师擅长骨伤科,多以针刺加火罐解除患者痛苦,撰有《针后拔罐秘法》,临终前将技艺给觉远和尚。觉远和尚对内科深有研究,有《少林寺内科神效录》传世。元代的惠定被尊为少林神医,著有《少林骨科旨要》、《少林医家丸散药谱》,惠炬在《针刺九十神穴》中总结了元以前僧医大师的经验,是针灸用穴的临床精华。明代著名的僧医有本明、幻休、正道等,清代随着武术的衰落,医技有所下降,较为著名的有湛举、寂勤、贞俊等。
公元1217年,东林志隆出任少林寺住持,创建了少林药局,以少林医方服务本寺僧众及百姓,享有盛誉,被称为“佛门医宗”。
与此同时,少林医学秘方不断传到寺外,惠及大众。清朝时,登封人景冬旸曾拜少林僧人为师,学习医学知识,后因治好皇后的病而声名远扬。他晚年编著了医书《嵩崖尊生》,至今仍为中医的圭臬。
少林禅医,是在印度医学文化和中国医学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实践融合后形成的医学流派。它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以“禅定”为基础法门,以呼吸、观想、气血、经络、脏象等学说为基本理论,运用“气化”、“导引”、“点摩”等基本手段进行诊断、治疗、调养。中国禅宗祖师一直善于运用禅修来治疗人们的身心疾病,而少林历代高僧则在吸纳各家长处的基础上,总结、完善了禅定治病的原理和法门。
禅医对经穴的认识,具有独具特色的学术说法。禅医讲:经穴的流注,是在具有生命的前提下随时空万象的变化而变化,它存在着性能质量的变化及位置的游动性。禅医所言取穴准确是指功效位置的准确,并非是图文坐标尺寸的准确。禅医在针灸按摩手法上讲究气意神合,刚柔相济,在施术过程中要求医者“痛则思痛”,与病者之间建立心相通意相解的境界。这里所言对病者的理解,并非是单纯的医德问题,而是内含妙不可言的医术问题。禅医中的推拿按摩,并非是单纯的运动肌肉筋骨,而是强调手下的心境。拳禅、掌禅及一指禅、二指禅等手法的韵味浓厚,感受深远,是禅医推拿手法的特色。
阮志斌
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建区修筑了一批道路,在给它们起名时,采用河南以至全国的江、河名字命名的道路有:
黄河路:始建于1954年。东起郑东新区,西至沙口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地,我国第二大河。奔腾澎湃的黄河在郑州的北面呼啸而过,对郑州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郑州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以黄河命名的黄河路,带有突出的地域特征。
金水路:又名金水大道,始建于1953年,西起建设东路,东至郑东新区,历经多次增修,2000年以东环路为界,东边的叫金水东路。金水河虽是地区性的小河流,但因其历史悠久,贯穿郑州市区,对郑州市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关系密切。金水路因与市区的金水河相伴同行,命名叫金水路,显示郑州市地域文化色彩。
东风路:始建于1990年,东起郑东新区,西至沙口路。是1958年春,郑州人民用义务劳动的办法开挖的一条引黄灌溉渠,名叫东风渠。东风渠经过治理后,在郑州有一定影响,故将位于东风渠南岸形成的路,名叫东风路。
长江路:建于2001年,东起刘南岗,西至西环路,它是以我国第一条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穿过山川高谷,劈开峰峦重叠、起伏不平的云南高原,越过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的四川盆地,冲出雄伟险峻、高峰夹峙的壮丽三峡,流过堤坝坚厚、蜿蜒曲折的险段荆江,而后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直注浩瀚的东海长江命名,叫长江路。
淮河路:规划于1955年,东起京广中路,西至西环路。最初东段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修筑,后经延伸。以金水河为界,河东的叫淮河东路,河西的叫淮河西路。它是以发源于我省南部的桐柏山、迤逦向东,经安徽到江苏省注入洪泽湖,然后转向南流在三江营汇入长江的淮河命名,叫淮河路。
伊河路:始建于1956年。东起兴华北街,西至华山路。它是以河南省西部,源出栾山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向的伊河命名,叫伊河路。
汝河路:始建于1985年。东起淮北街,西至西三环。它是以发源于泌阳县的汝河命名,叫汝河路。
颍河路:始建于1956年。东起工人路。西至西环路。它是以淮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登封市西石道乡李家沟的颍河命名。叫颍河路。
洛河路:始建于1956年。东起文化宫路,西至伏牛路。它是以发源陕西省洛南县洛原乡十岔沟的洛河命名,叫洛河路。
沁河路:始建于2002年。东起郑密路,西至西环路。它是以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二郎神沟,在武陟县南注入黄河的沁河命名,叫沁河路。
宏河路:始建于2000年,西至航淮一街,东至工人路。它是以发源于灵宝芋园西边的宏河命名,叫宏河路。
除此之外,在中原区须水工贸园区内新兴的道路中,用著名香江命名的香江路。用我国第四大河珠江命名的还有珠江路等。
王瑞明 杜丰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