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房价让谁给忽悠“瘸”了
个性与公共性的博弈不需道德裁判
不必梦回清朝
迎奥运与平常心
纪念改革开放30年“潮动中原”系列报道之十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不必梦回清朝

西湖要变样了。变更西湖模样有个主导原则,就是以《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卷》为参照,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三潭印月、柳浪闻莺、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双峰插云等景点都将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和改动。(7月16日《东方早报》)

景观的形成有历史、经济、社会、人文思想等诸种因素,可以说,哪朝哪代的西湖景观都互有差异,也与今日的不同。这次西湖修整的原则,意在复古,以清朝行宫图为蓝本,给人的感觉,是要梦回清朝。为什么要梦回清朝,而不是回到明朝、元朝、宋朝,或其他朝代,从新闻报道上看,主导整治工作的人并未有任何说明。是梦回明朝、元朝、宋朝的难度太大,没有什么依据?还是就觉得清朝的西湖是景致之最?这些都是问号。

难以梦回明朝、元朝、宋朝,西湖梦回清朝,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西湖景观,既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景观。它在当下所具有的完整性里,留有各个时期的印迹。拿清朝的时空感置换几百年后今天的时空感,让人生出的感觉是:不知今夕是何年。有专家说,每一个景名背后,代表着空间和景色之间的互动,通过对空间的调整,正是要还原真实性。这是在臆想西湖,空间和景色之间是会时时产生互动,但过度地改变空间布局,还原不了什么真实性。错乱后的时空,会让清代非清代,现时成超现实。一个“四不像”的西湖,将彻底颠覆人们对它已有的视觉感受,改变几代人对西湖的记忆。

梦回清朝,错在造假,罪在造假。给平湖秋月加上围墙,花港观鱼恢复临水长廊,直接的结果是造出一批不伦不类的假古董。视觉里的假古董,就是再像清代,也是低俗的赝品。它与西湖的历史无关,也与游人的感官盛宴无关。在西湖风景里堆积的假古董越多,整个景观的灾毁性就越大。

人们对西湖的印象,不仅来源于视觉,还来源于历史回忆及个人经验。西湖是“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的地方,它的神韵在于“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在每个见到它的人的心理上、精神上构建了相互关联的形象,是属于人们共享的财富。不必梦回清朝,即意味着有保护它权力的人不要乱拍脑袋,去破坏其天生丽质。这种天生丽质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就不是难度的问题了。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