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困学勉行”精神的“图腾”
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郑州旅游负重跑出加速度
七大超亿元项目落户中原区
关于认真做好“八一”期间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通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困学勉行”精神的“图腾”
——记与改革开放30年同行的郑州市卫生学校成就篇

新华社记者 闻有成

诞生于1951年,经历撤销一劫,而后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帷幕的拉开,在1978年春天二度复出的郑州市卫生学校,在改革开放的30年、激情澎湃的30年里,以准确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独树一帜的育人理念,造就千千万万像南丁格尔那样为护理事业献身的优秀人才,托起了一片护理事业的蓝天。郑州市卫生学校在跨越发展的30年中,让护士从这片沃土走向世界,塑造出河南护士人才摇篮的崭新风貌。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记者来到这所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学校采访,一睹她的风采。

进入郑州市卫生学校采访,一种凝聚的校园精神深深打动了记者。

谈及大学精神、学校精神,因其无形可言,许多大学借喻之为“太行山精神”、“杨凌精神”或“红烛精神”等。郑州市卫生学校校长王相化,给记者道出了学校的“困学勉行”精神——这源于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待献在郑州市卫生学校建校50周年时,给学校师生的殷切书赠:

“困学勉行”为克服困难,以求得知识,努力实践,以修养品德。语出《中庸》:“或困而知之……或勉强而行之。”朱熹注:“困知勉行者,勇也。”王阳明《侍习录》云:“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我以为青年学者和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把它作为座右铭,用以自勉自励。

多年来,郑州市卫生学校把“困学勉行”精神,作为学校精神,并成为郑州市卫生学校校园中的精神“图腾”。这种精神,展示出郑州市卫生学校8年来跨越发展的辉煌成就:

2001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卫生部指定为“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训职业院校”;

2004年,卫生部指定学校为“职业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005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中等职业教育护理重点专业办学点”;

2006年被河南省商务厅确定为“‘521工程’重点外派劳务护理专业基地”;

2007年,被国家中华护理学会、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医护英语考试办公室确定为“全国医护英语综合等级考点单位”。

2008年7月,荣获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

……

这种精神并非“飞来之石”,它形成了郑州市卫生学校生机勃勃的特色专业群。围绕“质量”和“特色”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建设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全面提升学校品位。经过8年的发展,学校由市级文明单位变为省级文明单位,由省部级重点中专变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在校特色教学班达101个。办学规模由在校生3000人发展为7000人,办学层次从仅有普通中专班,到3+2大专班、远程教育大专班、本科班。生源遍布河南、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天津、陕西、甘肃、山西、广东、山东等全国10多个省(区)市,实习基地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80多家医院。

这种精神与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相连,提升着教学科研水准。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外聘三结合和职称、学历、学科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已达临床一线教师总数的62%,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2007年在河南省卫生厅举办的“河南省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展示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在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

近几年来,全校仅省级以上科研立项就达21个,获省级科研奖35项,其中省科研一等奖15项、二等奖18项。参与并出版学术著作108部,有20多名专业教师参加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组织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共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30多位教师在全国和省级学术研究组织中担任正副会长、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等职务,在国内护理界崭露头角。

这种精神隐于校园教学管理之中,潜入学校学生之心,现于师生员工之行,积淀并影响学生的品格,让一批又一批走出校门的学生永远带着这一精神的印迹,依然展示着从郑州市卫生学校带来的“困学勉行”精神,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辐射效应。

记者翻开学校辉煌的史册发现,毕业生中的医院院长、高级护理专家、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群星璀璨。郑州市卫生学校可谓一片桃李芬芳的沃土。据不完全统计,在郑州市各大医院,郑州市卫生学校培养的护士已经占到三分之一。这些历届毕业生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母校给予的“困学勉行”精神,形成了一种深受医疗事业单位欢迎的人才特色。他们在不同的医疗岗位上,在护理、科研、技术、管理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近几年中专招生日趋困难的状况下,郑州市卫生学校招生人数不但不减,反而逐年递增,受到考生及其家长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分布河南、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天津、陕西、甘肃、山西、广东、山东等全国10多个省(区)市。

“困学勉行”,这一精神拓展人的胸怀,开扩人的视野,激发人们的奋进。它向走进校门的学子昭示的永远是在校学业有成、毕业报效人民的无愧人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