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此去经年
马未都说马未都
来自高原的风
态度决定一切
《明报·出入山河》
冯玉祥枪决诈骗犯
我们没法不时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马未都说马未都

梅 辰:每次我看到狮枕的时候,我总在想“古人枕着它睡觉会不会觉得硌?”

马未都:不硌。你是因为总睡软枕头你就觉得硌。古书上记载古人是“以木而眠”,就是说截一节儿木头搁在脑袋底下当枕头就睡了。你今天是因为有条件,你若没条件,那马路边上枕着马路牙子睡的人不也睡得挺香嘛。

古时候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木枕——警枕,它是在木枕的两边缀上一些小铃铛,睡觉时头稍一动那些铃铛就叮当作响,因此人就睡不沉,总得保持着半睡半醒的状态。它的目的就是让你稍事休息,小憩片刻,珍惜光阴,莫让时光空流去。古人真是用心良苦!

梅 辰:或许古人也曾在瓷枕或木枕上铺个棉垫什么的?

马未都:宋代的时候肯定是有软枕头的,但软枕头没有保存下来,因为用布缝的枕头无法保存到今天。另外古人认为睡硬枕头比睡软枕头长寿,这也是有道理的。

我先问问你“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有棉花的?”

梅 辰:好像有一千多年了吧?

马未都:是你想象的,还是你有什么证据?

梅 辰:以前采访某科学家时,好像听说过。

马未都:中国最早的织物一定是麻织品和丝织品,我们见到的所有博物馆里的织品非丝即麻,你见不到棉。棉,何时出现的至今仍是一个悬案。有记载东汉时就种棉,但棉不易保存,相对于丝来说它更容易腐烂,也可能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宋以前的棉织品。所以我为什么一直强调不能只注重文献,因为文献上说有,它可能是推测的,我们得拿证据说话,对不对?中国人真正大量使用棉花是明末的事,没多少年。

梅 辰:丝出现的年代有明确的证据?

马未都:丝的年代是非常明确的,比如马王堆出土的都是丝织品。过去有钱人的衣服都讲究是丝绵,而不是棉布。实际上中国有很多东西都是近代才有的,比如,老玉米。玉米是什么时候有的你知道吗?不知道了吧。老玉米是16世纪才有的,从墨西哥引进的。白薯是什么时候有的?也是16世纪从外国引进的。玉米和白薯的引进是使中国人口暴增的基础原因——碳水化合物,有东西吃了嘛。所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里士兵们掰着老玉米生啃,一看就是瞎扯,那时的五谷杂粮里根本就没有老玉米。

梅 辰:要不怎么说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得请历史学家、文物专家当顾问呢。

马未都:咱不管它那些事儿,咱也没挣它那钱。我要是挑错那全是错!

链接:

斗彩:瓷器釉彩名。亦称“逗彩”。广义的斗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金代磁州窑系统即有釉下黑彩和釉上红、绿、黄彩相结合的制品。明代宣德开始,出现了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工艺。但真正的斗彩则创始于明成化朝,是先在瓷坯上用青花料描绘花鸟、禽兽、人物的半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用彩料凑起全体,是“拼逗”彩色,有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逗并”之意。

以成化斗彩最为名贵,尤以天字罐、鸡缸杯、婴戏杯、葡萄杯更著。

釉上彩:指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进行装饰的品种。因彩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觉。

釉下彩:在成型的胎体上用色料绘画,上釉后入窑高温烧成的瓷器品种。特点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脱,用手扪之,光滑平整;操作简单,一次烧成;发色鲜艳,无铅无毒。

檀木:又称黄檀。分布亚洲、非洲和美洲热带地区。我国约产30种,其中五种为乔木。本属木材的心、边材区别有明显的和不明晰的两类。前者边材常为白色、灰白色、白色略带浅黄或浅褐色;心材为深柠檬色、紫红而带金黄色、褐红色、紫褐色、紫色、黑色。材色较暗。木材具或不具香气。无味。具有心材的檀木为名贵商品材。

在上海、山东等地称之为“红木”。海南岛产一种香(黄)檀木,当地称之为“花梨”。在科技文献中统称为:ROSE WOOD。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