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此去经年
马未都说马未都
来自高原的风
态度决定一切
《明报·出入山河》
冯玉祥枪决诈骗犯
我们没法不时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来自高原的风
——读李爱华《西藏日记》

海 洋

《西藏日记》是一部回忆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原大地一批青年学生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奔赴西藏高原,参加屯垦戍边建设的作品。作者以日记的形式向人们回顾和歌颂了一代黄河儿女来到西藏高原,战胜艰难困苦,建设边疆的英雄业绩。作者李爱华那年才十五岁,便义无反顾地踏入了支援边疆建设的行列,成为一名普通的支边青年,而后她同伙伴们一起在西藏度过了青春时代,也将十五个春秋留给了高原,为西藏的建设,这一代青年人付出了汗水和辛劳。如今,她已成为一名党的基层工作者,回顾往事,魂牵梦绕的仍然是西藏高原,西藏已成为她生命旅途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激情燃烧之后是沉思,是对高原无尽的怀念,是撕心揪肺的依恋。她忘不了在桑伊喇嘛庙旁挥洒汗水耕耘土地的岁月。忘不了雅鲁藏布江畔播种,羊卓雍湖边收割的辛苦劳累,忘不了到桑伊西山砍柴,北山伐木,踏着山路,迎着风雪回来,煤油灯下两肩磨出两朵“血莲花”的苦涩。她更是怀念在藏北草原上与藏胞朝夕相处亲如一家人的日子,深深想念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那些孔繁森似的援藏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拿起笔,将当年支边战友们的故事一个一个地记录下来,用文字准确地勾画出一代青年在高原上战天斗地的历史足迹,唤醒人们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思考。这本书写出了一代中国青年戍边卫国建设边疆的激情岁月,奏出了一首不悔的青春凯歌。

好的文风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作者在选材上注意了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因此《西藏日记》能够准确地刻画出支青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从初进藏的迷惘、惶惑到决心扎根西藏的成熟、刚健,每个人物有血有肉,每件事可亲可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西藏日记》把握住这么一个特点,写最真实的东西,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最有生命力,文章才最有说服力,真实拙朴才能产生真情,才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震撼力,《西藏日记》的作者作到了这一点。作者在西藏十五年,经历的事浩瀚如海,人物上百成千,如何从中理出头绪,文章从何处开头?《西藏日记》的每一篇文章能捕捉真实的事物、场景,提炼故事中的精华,文章没有过多的虚构,人物没有过多的粉饰,做到文到意到,直白朴素,文笔简练豁达,文章如流水般的顺畅。书中有实实在在的人物、地点,有劳动过的土地,收获的田野,人物也大多数是作者熟悉的支青朋友、老兵、藏族同胞,因此写起来轻车熟路。作者有较强的运用文字的能力。文章中有不少的笔墨不仅抒发了自己对西藏山水的热爱,也有内心情感的宣泄流露,同时也有对世事的品评与议论,较好地表达了作者书写本书的意愿。

奇异的西藏风光给了作者许多与众不同的灵感和独特的视角线,山、水、湖、寺庙在她的笔下都是赋予了灵感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西藏高原的热爱,故乡般的深情。她写高原的雨,藏北的雪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作者描情壮物,文采斐然,引起读者的共鸣,将人们带入雪域高原那个神秘的世界。

选择纪实与散文相结合的体裁,将这两种不同的写作体裁溶和在一起,既有细致贴切的述说也可以借事借景抒发个人感情,将四十年前发生在高原上的人和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确具有独特的西藏特色。如《十一班花絮》一文中,十一班姑娘在风雪中砍柴,这本是一个极普通的劳动场景,但姑娘们站在风雪飞扬的山梁上,一齐放声高歌,已经令人敬佩,令人钦服!作者笔锋一转,将卢伦的“大雪满弓刀”诗句放在这里,将姑娘们比喻为守边关的将士,二者巧妙的衔接,顿时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令人为之喝彩!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西藏刚刚从半封建、半奴隶社会制度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百业待举,工作、生活环境艰苦,刚踏入西藏的青年受到艰苦的考验,是可以想象出的,在书写磨难与艰苦中,作者把握的力度、角度较准确,她没有把苦难作为主线来诉说、鞭笞,而是把在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下支青们战胜艰难困苦当做主题来写,这是区别于其他知青文学的显著特点之一。羊卓雍湖畔收割,一干就是连续两个月的劳动,腰腿酸痛变得麻木,十月底的高原,清晨收割,青稞上裹满了冰碴,写支青用歌声呼唤太阳的到来,看似调侃、幽默,实际上写出了劳动的极端困苦!令人涕零。姐得秀三连抢收水中的小麦,连续十七天在水中浸泡收割,作者脚底板被石块扎烂了,“白天泡在水中冷得麻木了,也感觉不到疼痛,到晚上收工回到宿舍,用清水洗了脚,才发现脚底板上张了个小孩嘴一样的口子,白生生的肉向外翻着……”,没有过多的描述,寥寥数语,朴素的直叙,极有感染力。写出了支青们敢于战胜困苦,藐视困苦,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战胜困苦,走出自我,当做“净化了我的灵魂”,从而使人生境界产生了飞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