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和谐之花开遍城乡
打造宜居城市 建设幸福家园
广告
广告
0723清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文明和谐之花开遍城乡
——二七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安群英 通讯员 阚安生 王天朗

二七区加大资金投入营造文明城市的硬环境,以育民惠民等多种形式营造软环境,强力推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让文明和谐之花开遍二七城乡。

文明从环卫改革起步

人们认知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是从不起眼的街道卫生开始的。

二七区在全市率先改革城市环卫体制,引进企业化运作模式,按清扫保洁面积公开招聘环卫工人,实行双班制作业的全天候保洁模式,清扫队伍由200人扩充到1600多人。六年来坚持不懈,让全区道路、垃圾中转站、公厕变了模样。环卫工作质量在建设部、全国爱卫会等明察暗访中,始终经得起考验。2006年,二七区环卫清洁服务总公司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城市市容环卫集体十佳标兵”,捧回了中国环卫战线最高荣誉“时传祥奖”。

位于二七区的郑州火车站,是外地人了解郑州的第一个窗口。该区每天人流量超过100万人,公厕服务质量是外地人看郑州文明的一个标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二七区环管所的干部职工,对照标准,除了在120座公厕中专门设立残疾人的专用间、扶手、座便器外,还对现有公厕进行无障碍通道改造,目前已完成74座,剩余的48座公厕将在本月底改造到位,在全市率先实现无障碍通行和人性化服务标准。

文明从改善环境开始

“居住环境优美,人人都活百岁”,写在二七区铭功路办事处西彩社区内的这幅标语,不仅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朴素愿望,更是对政府改善居住环境发自肺腑的感谢。

郑州手表厂家属院原来的违章建筑把路挤成了羊肠小道,居民办喜事都不敢把客人往家里领。政府投入资金,先拆违章建筑,再种花草、铺地砖,还安上了健身器材,居民生活在花园里,日子越过越开心。像手表厂家属院这样的三类庭院,4年来二七区就改造了154个,个个都成了先进典型。

永安社区35号大院有25栋超大楼房,4300多居民来自铁路系统的多个单位。在铁路系统内部改革中,这里一度成了谁都不管的大杂院。院里做小生意的、卖水果的、卖菜的、收废品的把大院门口堵成了一条缝,还经常丢失自行车。去年12月,在“进百村(社区)、走千家、入万户、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中,区里帮助居民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聘请了物业公司,清理了占道经营摊点。两个月后,楼洞里的小广告被清理干净,楼梯扶手被擦得一尘不染。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从2004年至今,二七区先后投入资金5.5亿元,让辖区30多万群众告别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过上了路平、灯明、水通、花红的新生活。大学路街道办事处的嵩山社区荣获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建中街街道办事处和淮河路街道办事处还荣获“全国首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文明在健康生活中养成

市民身心健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二七区政府投入重金,构筑居民健康网络,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从2007年开始,二七区政府率先每年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两年来在保持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免费为11239对育龄夫妇提供了咨询、干预、随访服务,保证了从出生源头上的市民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辖区群众体育锻炼难题,二七区政府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为52个行政村、8个社区建起了60个健身园,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800余人,组建了太极拳、乾隆扇、柔力球、健身秧歌、锣鼓、腰鼓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活动队伍300余支,每天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群众超过30万人。二七区也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称号。

开展文明健康的娱乐活动,让文明在玩乐中传播。二七区聘请200多名社会文化指导员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成立300多个社区艺术团队,活跃在社区的舞蹈队、模特队、小合唱团的成员近万人,用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居民心中。

建立创建文明城市的长效机制,二七区科学决策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颇具区域特色的创建之路。

针对辖区商户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区委宣传部组织全区30多个单位,特制了10万件印有创建文明城市内容的雨伞、围裙、台历、香皂盒等送给居民,让创建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针对乱贴乱画乱挂的不文明现象,他们组织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大规模清理小广告,并出台措施有奖抓“胡贴”,激发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共有35名市民受到区政府奖励。

创建中,二七区涌现出一大批文明楼院、文明市民,他们用自己的感人故事把文明新风吹遍辖区,让居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交通路1号院居民多为拆迁户,楼院没有物业公司,每位居民都是楼院的主人,4号楼8单元的杨师傅,主动负责看管楼院的自行车、电动车,把车棚管理得非常有序;70多岁的赵老太太主动报名当起了社区文明监督员;残疾人薛师傅当起了义务园丁,为社区义务修剪冬青、小叶女贞……多年来,全院没有发生盗窃等重大案件,五彩小区也被有关部门评为“文明单位”。

家住陇海大院社区的高新海,年轻时踢足球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卧床,同院的邻居自发给他看病,32年不放弃。“我家缺钱缺人就是不缺关爱,生活在陇海大院,是我一生的幸运。”高新海的幸福感染了大院的每一户人家。

以人为本,二七区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行为方式,辖区的郑州火车站、德化商业步行街、大商新玛特等郑州市标志性地区和繁华商业中心,向更多的人展示省会郑州的靓丽形象,展示中原文明特有的魅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