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夏汉的诗
量力而行
“加油”一词探源
你愿意做哪只瓶子
向湿湿虫行注目礼
马未都说马未都
千古中医故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向湿湿虫行注目礼

在埃及的南部城市卢克索,城北,约五公里处,便是举世闻名的卡尔纳克神殿。

我听到了它的召唤,尽管它的召唤是石质的,我不知道是它要见我,还是我要看它。3000多年,经过时间的研磨,经过战争和地震的毁坏,它以现在这个模样见我,也许另有深意。它还在变化,还在向着时间的深处滑去,它基本上是个废墟,是一个有别于一般废墟的万千石头的废墟。其实废墟的神殿和当初完好的神殿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并无差别,而这废墟的神殿更能刺疼我,震撼我。

神殿的入口并不讲究。这一点与中国不同,在中国,类似的建筑物,门是最为讲究排场的,门前一般都有宽大肃穆的广场,雄伟得足以起到震慑作用的大门。而卡尔纳克神殿的门,就像中国人常见的那种普通的胡同口,门外坑坑洼洼,沙土地上生长着一些凌乱的不知名的花草和树。走进神殿大门,我被惊呆了,愈往内愈神奇,这些陌生辉煌的建筑让我怀疑它们非人力所能为。院子在我的面前突然像广场一样展开,简直是一个石头的博物馆。各种形状的巨石,每一块都有数千吨,万吨,它们按照神庙的建筑要求,不规则地聚集在一起,或是相互间保持着某种距离。埃及的阳光带有沙漠的粗厉和金属般的重,环抱于神庙,那些光线和着干燥的漠风缓慢地向石头内挺进,这些石头就成了各种形状的阳光的雕像。再往里走,据说这里曾是一个大殿,殿顶已经没有了,露着天,只留下这些摩天石柱。每一个石柱要有六七人才能抱着,像一棵棵石头长成的大树,整个神殿就是一个石头的森林。我在这些石柱的中间留连,这些石头原来只是石头,它们经过了神权和世事漫长的浸泡,已经不仅仅是石头。它们相互烘托,相互强调,共同在这里制造出一种威严和神秘。在这些石头上,残墙断壁上,还有着数不清的象形文字和壁画,记录着3000年前古埃及的神话和宫廷中的日常生活。在神庙后,我第一次看到了方尖碑,它站在一个巨大的石头底座上,像中国的一个塔,比塔身要细,它的高度约有30米,为纪念某一个法老而修建。青白色的石面上,用象形文字和流利的图案刻着有关法老的一些信息。方尖碑是用一个完整的石料凿成,雕刻精细完美,像一把利剑直刺蓝天。这个数千吨重的石头艺术品,发生在埃及3000多年前,它们是怎么从遥远的石料厂制作并运送到这里来的呢?彼时,还没有机械化,靠的全是人力啊。据说埃及这样的方尖碑还有一些,我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古罗马竞技场上,见到过,那是当年土耳其人,入侵埃及时从卢克索神庙劫去的。

神殿是古埃及的法老们祭神的场所。我不知道古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修建如此雄伟的神殿,他们是要向神展示人的力量吗?而神又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呢?

如此地球,有着众多人类创造出的奇迹,如埃及的金字塔、神庙,中国的万里长城、兵马俑。所谓奇迹,乃一般人力难以达到,它是人类的想象力以及梦幻的重合部分。人啊,血肉之躯上布满了无数精细的血管,还有知冷知热的肌肉和脆弱的骨头,以及发达的泪腺,人是多么的弱小和悲哀,他们是靠什么创造出这一个个人间的奇迹呢?而这些奇迹大都是根据某一个统治者的意愿来完成的,它是用难以计数的人的生命中所包含的最为宝贵的血和泪来完成的。这些奇迹组成了人类文明的某一个部分,而这一部分用人的血和泪组成的文明则是最不文明的。据说当年修建卡尔纳克神殿历经数个世纪,动用了8万多人力,这些人可能终生都在与石头打交道。至于修建中国的万里长城所动用的人力,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难以计数的人的宝贵生命和情感被筑进了冰冷的砖石之中。

在神庙的某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埃及中年男人,我不知道他在这里做什么,是在看护或是在等待?他的头上包着深色头巾,穿着看不清颜色的长袍,被阳光晒得紫黑色的脸上,深深的眼窝透着陌生的异域风光。我不知道他与眼前的石头和建筑有什么关联,也许他的祖先就是建造神庙的工匠。他的神态、气韵和身体与这些石头所散发出来的品质是那么的一致,仿佛他就是从石头里走出来的,从他的石匠的祖先那里走来的,手上和身上还沾着石头的粉尘。

休息时,我坐在一个石墩上,偶然看到一条湿湿虫从一个石柱底座下的缝隙间爬出。我惊疑于这个湿湿虫与万里之外我家乡的湿湿虫竟然一样,呈黑色,背部发亮,有无数的小腿,走动时,像龙舟赛时无数个划手一起摆动手中的木桨。它细小,丑陋,令人厌恶。它总在那些潮湿之处急速爬行,每当我看到它,就用脚挡住它的去路,他会停下,想一想,然后会一动不动地装死。移时,它会转换个方向,继续向前爬行。而眼前的这个湿湿虫要去何处?与石庙相比,它太渺小了,人随便就可以弄死它,弄死它时,你甚至听不到一点点的哭声。然而,它虽是细小,却也有着上万年的进化,它也许比这些3000多年前的石柱更为古老。

湿湿虫与这些石柱和神庙,从远古一起走到今天,我不知道它与这些神庙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然而,它是一个生命,它用微小的身躯走过一个个漫长的世纪。我开始对它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个湿湿虫,但它也有着我们人类所不理解的尊严,它就活在这种微小的尊严之中。在埃及的卡尔纳克神殿,我第一次没有弄死一只湿湿虫。我目送着它缓缓地向前爬行,在它之上便是威严冲天的石柱,便是大得像半个美国的曼哈顿城一样的神殿,我向它行注目礼,直到它消失在另一个石缝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