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随笔
天下女人
千古中医故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选址郑州办纱厂

刘德玺

1920年6月13日豫丰纱厂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豫鲁巡阅副使吴佩孚及地方绅商、军政学界,还有从上海专程赶来的实业家和欧美人士,共计800多人与会。董事长穆藕初(1876-1943)致开幕词。穆乃近代中国棉纱巨子,已在上海创办德大、厚生两座纱厂,为何要在郑州办纱厂呢?

蒋梦麟(1886-1964)为近代著名教育家,曾任教育部长、北大校长。一次他同穆乘坐火车途经郑州,蒋侃侃而谈:京汉陇海两大铁路汇集郑州,西北棉花又集散于此,转而南运沪、汉。而大宗的棉纱、洋布又由沪汉转输西北及关外各地。可惜中国人没在郑州建纱厂,否则不仅可获厚利,亦可抵制洋货内侵。蒋的爱国宏论震动了穆藕初的心,1918年厚生纱厂开工不久他就北上考察,发现郑州交通便利、原料充沛,接近华北西北市场,煤炭、劳力远比上海“色色较廉”。

穆立即返沪筹款300万银元,在窦府砦购地100余亩,建起二万纱锭的豫丰纱厂。建厂后,周边有了马路、电灯、自来水,街上有了洋车、黄包车,为适应工人三班制工作,饮食小吃店日夜营业。纱厂鼎盛时有5000员工,解决了大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直奉战争和蒋冯中原大战导致交通阻塞货流不畅,严重影响了棉纱生产。丘八们横征暴敛,更让厂里损失甚巨。穆先生回忆:军队来厂整队脱光衣服,跳进发电间的降温池中洗澡,还抓住铁水管当单杠练功夫。走时索开拔费,过境要慰劳费,1926年9月郑县知县韦联棣为吴佩孚筹军饷,开口就要四万大洋,“限三日内送,如不遵缴,当即查抄云云。”1931年银行家陈光甫(1881-1976)来厂里参观,叹息道:“苟无战事,易于获利。不幸郑为军事要地,此枪尖下之横祸也。”抗战时重要的机器设备被迫西迁,豫丰更是举步维艰雪上加霜。

但是,它的创办却是民族纺织工业在内地的大胆尝试,成为后人的有益借鉴。1951年国家在其址建立郑棉二厂,让豫丰的老工人回厂上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西郊的五个纱厂不断派人来这里学管理学技术,郑州一跃成为新中国的六大棉纺基地之一。规模之大,远远超过穆先生当年的设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