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六朝那些事儿》
喜闻月饼竞“瘦身”
“不倒翁”的来历
诚信杂说
送伯父时乐濛
往事
绿城
连 载
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吴佩孚淡淡一笑回答说:“日本的事不可看重。因为日本人是中国的移民。听他们说话,就是吴音,与我们江苏口音一样。他们自己是吴太伯之后,日本皇帝和他是同辈。若有交涉,只要发一电报,以此段历史说之,无事不成。”

据说,“九一八”事件后,吴佩孚真的给日本政府发了电报,但是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还有一件事,使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吴佩孚的无知和愚蠢。

有一次,冯玉祥向吴佩孚提出创办空军问题。

吴佩孚却说:“我国自古就有放风筝的习惯,这种风筝足以制御飞机而有余。敌人若以飞机作战,我们只要放上风筝,就可以把它们挂下来。”

冯玉祥听后,真是哭笑不得。更使他愤恨的是,有一次吴佩孚要他在河南筹集80万大洋,并且以后每月定期拨给他20万。

对于这个强横的命令,冯玉祥气愤地复电道:“我无此搜刮压榨民财的本领,不能照办。你若一定要钱,请你来河南做督军好了。”

后来,吴佩孚又催他办理筹集款项,又遭拒绝。于是,冯玉祥就被撤职调往北平,当了个无职无权的陆军检阅使。从此,这对把兄弟也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并且势不两立、刀光剑影起来。

其实早在1923年吴佩孚50大寿时,冯玉祥趁送礼之机,就将吴佩孚弄得很狼狈。当时,吴佩孚在洛阳庆祝50大寿,正当各省督军、大小军阀和地方权贵纷纷献出厚礼之时,冯玉祥送来了一个精美的瓷坛,并用大红纸封了坛口。红纸上写着“献给吴玉帅,敬贺五十大寿”(吴号子玉),下署“冯玉祥拜贺”。人们猜想,这一定是一坛琼浆玉液,吴佩孚也感到高兴。为了显示一向耿直的冯玉祥给他送来的寿礼,特请来宾品尝。当大家举杯入口时,来宾们面面相觑,顿时出现了冷场。吴佩孚的脸上也红一阵白一阵,显得十分难堪。因为大家知道,这完全是一坛清水。吴佩孚越想越不是滋味,怒不可遏地将桌子一拍说:“这个冯玉祥太不识时务,什么好酒?竟是一坛凉水!”

正当吴佩孚发火时,前来祝寿的康有为打圆场说:“玉帅,不必动怒,冯玉祥送这坛清水,是极有道理的。这里有一个典故,出自《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冯将军送这坛清水,我看这是最珍贵的一份寿礼。”吴佩孚听后,只好趁机会下台说:“错怪!错怪!焕章深知我也!”

吴佩孚把日本当做亲戚,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却莫名其妙地死在日本人手里。

在20世纪初期,中国刚刚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国内还处在军阀混战之中,政局一片混乱。日本就想趁此机会收买军阀,利用军阀在中国建立牢固的基础,进而吞噬整个中国。因此,奉系军阀张作霖、直系军阀吴佩孚就成为目标。这两个人在对日政策上有一定的共同点:都想利用日本人壮大自己的力量,继而夺取全中国的政权。但是,他们都不想当“卖国贼”,这可得罪了日本人。于是,“皇姑屯事件”让张作霖送了命,而吴佩孚也上了日本特务机关的“死亡名单”。一天,这吴佩孚恰好牙痛,吴佩孚夫人张佩兰请来了一个西医。谁知,这个医生是个日本人,又是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的好朋友。牙痛本是牙齿轻微的发炎,但经过这个医生的诊治,牙拔了,伤口却受到严重的感染。此后,便有了吴佩孚猝死的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不治而死;另一种是医生在土肥原的授意下,利用治牙的机会,用手术刀割断了吴佩孚的喉咙。

张作霖是冯玉祥的第三个把兄弟。但由于同床异梦,各有所需,只有像同吴佩孚一样,不但翻了脸,而且刀械相斗多年。

蒋介石便是冯玉祥的第四个把兄弟。

1928年2月18日,正值春寒的郑州,灰沙扑面。蒋介石全副武装,带领大队人马,拜会了冯玉祥。

“大哥,本想准备些礼物,我又深知你是个真正的军人,不喜欢这一套,所以免了。”蒋介石一见面就给冯玉祥戴高帽。

冯玉祥也客气地回敬道:“免了,免了。”

“去年马福义和刘天龄说,你愿意与我结兰,毫不嫌弃,真使我快活。前些时间真忙,你也知道。”蒋介石不容冯玉祥插嘴,笑嘻嘻地接着说,“大哥的帖子备好了吗?”说着拿出自己的帖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