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挂职
冯玉祥在郑州
旧时郑州的纺织品行业
说“四”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拿富人说点事儿
稚嫩的琴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冯玉祥在郑州

开始戒烟的第一天,两位老人卧在炕上,一遍一遍地诉说浑身筋骨疼痛的痛苦。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就横卧在炕上,把腿伸出来,让他们兄弟俩每人拿一根捶布用的木棒,一下一下地捶腿……那痛苦的样子,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从此,他也知道了“大烟”的厉害。每看到或听到鸦片,他就像看见仇人一样。

在他升为指挥官之后,就在部队中下了禁止“烟、酒、嫖、赌”的命令。凡违反者,一律枪决。

冯玉祥有个内弟叫李连成。有一次他想抽烟,就拉上了冯的勤务兵曹洪勋。

两人来到后山。抽完烟后,李连成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茶叶,递给曹洪勋说:“这能去嘴里的烟味,快嚼吧。”

谁知,那曹洪勋没有吃茶的习惯。他一嚼,又苦又涩,愁眉苦脸地全吐了出来。

他们刚刚回到家里,就听冯玉祥喊:“小三儿。”

“有!”曹洪勋应声进屋。

不吸烟的人对烟味十分敏感。冯玉祥一见曹洪勋便问:“你抽烟了?”

“没有。”曹洪勋急忙两脚靠拢,立正回答道。

“你还敢撒谎!”

“先生,我错了。我就抽了一支,下次再也不敢了。”

“去吧!罚你一个星期的禁闭。”

“是!”

罚曹洪勋禁闭,只是禁止他一个星期的工作,让他自我反省。到了第三天,他闲得难受极了,便跑到冯玉祥面前再次认错。冯玉祥批准他提前工作。

冯玉祥不准吸烟的禁令,唯独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王铁珊,一个是翦伯赞。

王铁珊老先生治学严谨,道德高尚,为官清廉。冯玉祥听说王铁珊辞去江苏省长职务,闲居定县,就特派鹿仲麟专程邀请,为他和他的军官们讲课。

这王铁珊素闻冯玉祥的英名,即欣然同意,但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不能信奉基督教;第二,不能戒纸烟;第三,不能改穿短服。

冯玉祥完全同意了王铁珊老先生的要求。但是,王铁珊来到冯军后,一看大家都不抽烟,就自动地不吸了。冯玉祥问其原因,他说:“不能因个人的嗜好,破坏团体的纪律。”

历史学家翦伯赞抽烟时,是一支接一支。冯玉祥敬重这个有学问的人,每见翦伯赞伸手拿烟,就忙着给他找火柴。有一次,冯玉祥还派副官送给他一条烟。副官对翦伯赞说:“冯先生送烟给朋友,这还是第一次。”

爱国将军

冯玉祥素有“爱国将领”之称。对凡是侵略和欺压过中国人民的外国人,他都恨之入骨,态度十分明朗,立场也十分坚定。

1921年8月,冯玉祥第一次督豫。

一天半夜时分,冯玉祥已经熟睡。当时任河南省警察厅长的鹿仲麟突然来了电话:“报告总司令,有一日本人醉酒,肆意打人,警察干涉,他殴打警察,怎么办?”

“先送往督署解决。”冯玉祥回答。

第二天,那日本人被送往开封。督署署长漫不经心地说:“这是涉外事件,请送往领事部门处理。”

冯玉祥得知后,叫鹿仲麟把那日本人弄到郑州,并且叫来他的手枪队,好在一旁助威。

“他打了中国人几下?”冯玉祥问鹿仲麟。

“据说打了二三十下。”

“好,脱掉他的鞋,打他五六十下。”

于是,这日本人被按倒在地,挨了他自己鞋的打。

严惩外国记者打猎伤人。有一次,两名英国驻河南的记者在中牟县境内打猎,却伤了一个老农。这两名记者不管不问,扬长而去。

当地人把此事汇报给了冯玉祥。他亲自去见了这两个记者。此两人态度却很蛮横,反而质问冯玉祥:“中国法律上哪一条规定,不准在农闲时打猎?”

冯玉祥十分气愤地反驳道:“中国法律上又有哪一条规定,可以随便四处打猎,而且打伤我们的老百姓?”

但这两个记者还是不认错。

冯玉祥说:“你们既然不认错,只要把打死的兔子再搞活,就放你们走。”

两人无奈,最后答应赔偿损失,登报声明不再重犯。

说到此事,冯玉祥慷慨地说:“中国太弱,中国的政府太弱,中国的军队太弱,中国太穷,中国的老百姓太穷,但我们是不受气的,无论谁欺负我们也不行,要常常记住这一点,要为国家、百姓、民族做些有用的事,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 ”

(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