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挂职
冯玉祥在郑州
旧时郑州的纺织品行业
说“四”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拿富人说点事儿
稚嫩的琴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旧时郑州的纺织品行业

王瑞明 杜丰芮

清末民初,京汉、陇海铁路通车在郑交轨后,很快在老城区和城西的火车站之间,形成一片商业街市;随着豫陕棉花等农产品在这里大量聚集,有经济头脑的商人开始在郑州投资兴办纺织品商业,最初有资金雄厚的协大、泉兴长、景文长、景文洲等布匹汴绸庄,市面上还有走街串巷、沿街叫卖土布的小商贩,形成郑州早期的纺织品商业。

1913年,郑州商务会公布的17个行业中已有绸缎布匹业的记载。之后,随着郑州市场的日益繁荣,经营绸缎的大商号纷纷择址闹市街开张营业。史料记有:“当年大同路、德化街,后来延伸到福寿街,有长发祥、瑞丰祥、义丰永祥记,长发斋、恒玉、义昌、临记等绸缎布匹庄(店)。西关大街、东大街等处还散布着不少中小商铺。经营品种有棉布、丝绸等。1920年豫丰纱厂在郑建厂投产和铁路员工的增加,迅速形成了以乔家门为中心的布匹、百货商业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仅德化街一条街就有天成、益康、慎裕、华丰泰等数家绸缎店。郑州的绸缎布匹行业此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有不少布店、百货店既经营门市零售业务,还兼营内庄批发。商品近销附近的市县,远销到外省市。之后,由于郑州有英国的太太缎、色羽缎等;日本三春白市布、世乐鸟市布等洋货倾销市场,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慨。在全国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中,商店、布庄都不卖洋货,国货占了上风,有天津产的“四大天王”蓝平布、“红金鸡”牌黑布;上海产的阴丹士林布、花斜纹布;还有豫丰纱厂生产的“飞艇”牌、“宝塔”牌粗斜平面布、平面布等本地产品。大店布庄里,其品种更是繁多,花色新颖。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购进的绫罗绸缎、呢绒以及被面应有尽有。本省内地的鲁山绸、南阳绸、汴绸等源源应市。是郑州纺织品市场生意的全盛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纺织行业走向低谷。实力雄厚的瑞丰祥、长发祥等布庄转移资金,到西安避难。剩下的小店铺生意萧条,大部分歇业。兴盛一时的乔家门棉布市场也被迫关门了。抗战胜利后,郑州纺织品行业又得以复兴,出现了新的格局;在一马路一带很快形成了以棉布批零业务为主的振兴市场,在太康路北侧以绸缎、百货为主的太康市场;在西一街西侧以布匹、饰品小商贩为主的老坟岗市场,构成了郑州居民就近购物的商业网点。

解放初,市区的棉纱、布业商和绸缎商号,继续开业者有50多家,从业人员800多人。1949年11月,郑州成立了国营花纱布公司,(负责棉花、棉纱和棉布的收购、调拨供应工作)下设4个批发部。从此,郑州市区纺织品行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日益活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