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挂职
冯玉祥在郑州
旧时郑州的纺织品行业
说“四”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拿富人说点事儿
稚嫩的琴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说“四”

陈永坤

从古到今,“四”是咱中国人运用得非常广泛的一个数字。一年有“四季”,人体有“四肢”,文房有“四宝”,凡象征吉祥、荣誉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大多冠以“四”字。诸如“四海”、“四都”、“四仲”、“四韦”、“四业”、“四奇”、“四绝”、“四大奇书”、“四大园林”、“四大佛山”、“四大石窟”等等,多不胜举。

在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也多冠以“四”字。如把上古时颛顼、黄帝、尧、舜称为“四圣”;把战国时的“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称为“四豪”;把古代具有天姿国色的妇女西施、王嫱、貂蝉、杨玉环称为“四大美女”;初唐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四杰”;宋代的秦观、张耒、晁补之、黄庭坚被称为“四学士”;宋代谢良佐、游酢、吕大临、杨时被称为“四先生”;元代的戏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也被称为“四家”;清代的朱彝尊、李因笃、姜宸英、严绳孙被称为“四布衣”。另外,在中国的京剧演员中也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之称。

中国人为何对“四”如此钟情?因为古代人以“九”为至尊,而“九”是人君的象征,是封建皇帝的专利数字,一般人不能滥用。除“九”之外,便以“四”字最富尊严的意蕴。究其原因,很有可能与《周易》不无关系。《易·系辞》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于“四象”,有各种不同的解说,其延伸义几乎无所不包,故“四”字就推广到一些比较受人重视的事物方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