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挂职
冯玉祥在郑州
旧时郑州的纺织品行业
说“四”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拿富人说点事儿
稚嫩的琴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拿富人说点事儿

前几天与几位做奢侈品的朋友聊天,一位做高端产品多年的老板GG给我冒出来那么一句,“中国的富人啊,那是不容易看到的。”这句话与胡润对我说的话有点相近。他在前几天和我一起出席龙湖地产招待会的时候说,“你要请到中国的富人,就要亲自到这样的活动上,而且要亲自和他们去做朋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社会上的富人多了,其实富人多是我们这个社会具有活力的一个重要魅力点,如果大家没有成为富人的机会,那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更郁闷,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至少有了想象的空间。而且一般的人民也不真的就容不下富人,最重要的是看不惯来路不正、为富不仁的富人。客观地说,与刚开放的时候发财就要靠批条子相比,由于我们的市场化的程度加深,我们变富人的机会有所增加,靠本事吃饭成富人的概率也显著提高了。

人从普通人成为富人会有四个显著的变化:一是直接可见度降低,间接可见度上升,这是因为富人很快就会进入圈子化生活,而且出于安全考虑的原因,与一般陌生人的接触减少。但是作为各位媒体包括由八婆组成的人际媒体对他的兴趣度上升,这样人们再接触到变富裕的人的途径是从消息里,而较少是直接接触。二是接触门槛的圈子规则。富人会有意识地减少其一般的社交筛选成本,而把这样的成本交给圈子——包括自然滚动的圈子与其他一些人为组织的圈子如俱乐部等,圈子保证了有限交往的同质性与高效率。三是初富群体在实质上有很强的自卑感,最怕别人瞧不上他们,因此就形成了对于社会地位需要的过度反应,因此他们的行头或者比富标志会比较突出。四是强烈的精神需要,他们在外表上表现得很庸俗,而且对于陌生人群有强烈的排斥感,但是也会导致他们对于包括宗教、国学、风水、算命、善聊的小姐、有见识的顾问的强烈需要。

有意思的是,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是向往成为富人的,但这个富人是一个抽象而且是与自我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具体真实的富人的行为模式则导致我们对于富人的反感:低接触度导致低透明度,低透明度带来高负面猜测性;圈子化导致大部分人的被排斥感与挫折感,这种感觉导致我们对于排斥者采取批评态度;过度的外在符号上的奢华导致明确的道德攻击;物质奢华与精神追求的合一导致对于他们的虚伪性判断。这样,具象的富人在道义上就接近于坏人。但是即使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你在作为平民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意识与道德面貌,如果你成为了富人,其实你的模式与被评价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两样。所以其实我们今天真正对于富人的负面评价基于刻板印象的多于真实的经验,我们一般也不反对真正依靠正当方式致富的人群,而且我们大半也希望自己成富人。但是我们对于大部分致富的故事了解少,这种了解少与富人的隐形性与富人讲故事和讲道理的俗套有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