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先进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设岗定责”: 党员无职也有责
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的三次突破
发挥优势建设“三化两型”新城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设岗定责”: 党员无职也有责

刘玉玲

随着形势发展,农村无职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与党员先进性标准、与群众期望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不能、不会、不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党组织、群众和无职党员都有怨气:基层党组织认为无职党员 “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 ,对工作不闻不问,“书记、主任唱‘二人转’,党员站在旁边看” ;群众看不惯不履行职责、不发挥作用的党员,认为 “党员不党员,只差两角钱(党费)”;无职党员觉得党组织没把自己当回事,没有发挥作用的空间,“不是不干工作,而是党没派工作;不是目无组织,而是党组织不来组织。”如何把农村无职党员管理好、教育好,使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我们努力探索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的新路,在农村试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通过设岗、竞岗、培训、示范、考核,使党员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具体来说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因地制宜,科学设岗定责

1.搞好调查摸底。以乡镇为单位重点进行了三项调研:调查乡(镇)、村组党员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基本素质、年龄、文化程度、特长、家庭状况并登记造册;调查各村经济发展、村务管理、社会风气等状况;收集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需要党员作用发挥的支点,为合理设置党员岗位提供依据。

2.分类设岗定责。我们明确设岗对象,针对有一技之长、活动能力、具备发挥作用基本条件的党员,都设置相应岗位。设置了思想政治、公共事务、经济发展、监督4大类,政策法规宣传岗、科技服务示范岗等14个基本岗位,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岗位职责》,规定了各岗位的具体责任。采取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设岗等多种形式设置岗位。

3.规范工作运行。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或上门征求意见,由无职党员自愿申报岗位;村党支部征求多数党员意见,结合工作和党员条件提出定岗意见,并在党员大会上讨论通过。通过自我认岗、党支部定岗,使党员找到发挥作用的合适岗位。

(二)强化监督,务求履责实效。村党组织将岗位职责和党员承诺制成板面,悬挂在党员活动室醒目位置;组织上岗党员佩戴党徽,在党旗前集体宣誓,进行郑重承诺,激发其荣誉感和责任感;建立设岗定责活动档案,记录党员履职和践诺情况,坚持季度考评、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定期检查上岗党员履行职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党员,制定整改措施,对不进行整改者及时调整下岗;在党务公开栏上公示上岗党员的履职考核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多措并举,健全长效机制。为确保党员履行职责,我们努力推进设岗定责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靠培训带动。把学习培训贯穿活动始终,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对上岗党员及群众进行高产技术培训,使无职党员成为政策上的明白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群众办实事的热心人。二是用载体吸引。精心组织,注重引导,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三是建机制完善。四是借政策激励。在明确党员责任的基础上,赋予上岗党员村重大事务参与权,选人用人建议权,村务工作监督权,岗位活动自主权,农户意见反映权,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推荐权。使党员的担子重了,积极性高了。

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舞台,出现了“组织强起来、党员带起来、经济好起来、群众富起来”的可喜局面。

(一)树立了无职党员的先进性形象。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改变了党员“有事不好管、有劲使不上”的状况,使无职党员“有权管事、有心理事、有力办事”,上岗党员“想作为”、“争作为”、“有作为”,想事、议事、管事、办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设岗定责把无职党员推向新农村建设一线,无职党员“有职有位,有岗有位,有位有为”,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服务员”,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调和干群矛盾的“缓冲器”。全县无职党员新建党员创业示范基地135个,建立党群共富联合体800多个,为群众办好事36200件,化解矛盾1890多起,帮助860多户困难群众脱贫。

(三)密切了党群关系。无职党员上岗后自觉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积极参政议政,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和谐。

(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把党员教育融入生产实践,让党员在工作、学习中受教育。上岗党员履行岗位职能,用自身行动影响群众,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