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2版:纪念郑州解放60周年特刊-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现代工业 历史昭示未来
省会迁郑
开创新的时代
城乡一体 乡村美景如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城乡一体化”第一个试点村
城乡一体 乡村美景如画

远观郑州,有着雄伟挺拔的高建筑物,还有正在兴起建设的新城区,如同一幅勃发而有朝气的图像。这些新景象,让阔别郑州多年的任何一个人都会禁不住感慨:“郑州变化真大!”

变化大的不只是郑州这个大城市,还有农村。

2004年,郑州周围的农村还是另外一番模样,就从北环的南阳寨说起,上世纪80年代的学大寨规划格局使得房屋的建筑面积很大,而且高低不一,时隔不过4年间,如今的南阳寨已今非昔比,整齐有序的街道、村舍,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让南阳寨的村民安居乐业。

这是自南阳寨作为“城乡一体化”规划第一个试点村后的景象。

2004年2月,南阳寨村两委会应时代之需,根据广大村民的意愿,为改善生活和居住环境,建造了现在被称为“西湖花苑”的住宅区,并将村内污染的土地建成村工业园区。

不只是南阳寨,自实行“城乡一体化”把农村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中以来,人们的住房、生活条件都比以前改善良多。“说实话,以前的卫生条件实在不怎么样,你看现在,咱们这里每人都平均有60平方米的住房,花园什么的都有,挺好!”刚从健身房出来的李有栓老人感慨不已,向记者讲述着这些年的变化。

“以前人们都稀罕地,都不愿掏钱买什么房子,农村人嘛,地是命根子,总觉得有田地养老也有个保险,都不理解,矛盾很大。”如今90多岁的关钦才老人是一位多年从事教育的退休老人,讲起南阳寨人思想上的转变,他要说的话很多:“后来,知道好处了,房子建起来,都争着买,以前是有钱不想买,现在没钱就贷款买。”

新农村的城市生活图

新农村的确给人们了好处,院子里到处都有着孩子老人嬉戏的场景,花园里碧波荡漾,像是一幅和谐的新农村城市生活图。

在村子里走一圈之后,老年活动室、图书馆、娱乐室等基础设施为退休老年人、周末休闲的青年人文化娱乐生活增添着生机。

作为新农村改造的试点村,南阳寨的成功可谓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典型,就如南阳寨的村史上所说,这“标志着南阳寨村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模式,成功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郑州的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种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的有效方式,以此促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城乡生态环保一体化,推动了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就业结构、公共服务、消费方式的城市化,让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和优美的环境卫生。

“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开展让更多的农村得到实惠,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日子越过越好。

本报记者 李明德 实习生 郭 露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