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2版:纪念郑州解放60周年特刊-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现代工业 历史昭示未来
省会迁郑
开创新的时代
城乡一体 乡村美景如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省会迁郑
开创新的时代

省会迁郑

开创新的时代

本报记者 覃岩峰

“地理位置适中,铁路交通发达,周边资源丰富……”翻开党史,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宗民告诉记者,郑州相对于开封的三大优势,是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最重要的原因。

河南的省会曾长期设在开封。王宗民说,省会迁郑最早酝酿于1952年。开封市作为省会城市,已不适应河南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发展的形势。河南省委经过认真考察和调查研究,认为郑州市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开发资源、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扩大河南省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河南社会主义建设非常有利,符合省会城市的条件。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众多的文化古迹为省会城市提供了较丰富的文化底蕴。

1952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南军政委员会呈文请求将省会城市迁往郑州市。报告中说,“鉴于河南省会在开封市,位置 偏于全省东部,指导全省工作多有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方便,对该市发展也大有裨益……为此,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次会议暨省协商委员会常驻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省会迁往郑州市,并成立省直建筑委员会,在省政府的领导下,驻郑州统一进行修建与筹备工作,争取明年即行迁移 ……”

1952年8月18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函“同意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市”。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复函同意“河南省会迁址”。从省政府报请,到中央核准,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河南省省会迁址的大事就这样确定下来。

按照计划,省会迁郑应于1953年完成,可是同期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推迟了省会搬迁计划。1954年2月14日,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主持召开了省委办公会专题研究迁郑问题。 8月8日,省委同意组织部关于机关迁郑的安排,初步确定省直各单位搬迁的时间表:当年7月以前迁郑的已有省邮电局等3个单位;8月有省银行等3个单位;省委、人事厅、公安厅、政法委、农林厅、财政厅、计委、军区、《河南日报》社、广播电台等35个单位在10月15日至25日搬迁;文委等9个单位拟于1955年上半年迁郑。此外,干部搬迁本着“从工作出发,适当照顾夫妇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的原则。

1954年6月5日,郑州市欢迎省会迁郑委员会成立,王均智任主任,同日,第一次召开会议,对筹备省会迁郑工作方案的具体贯彻进行了研究。

1954年6月28日至7月3日,郑州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50人。这次会议是郑州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由人民普选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选举郑州市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宪法草案;审查决定郑州市人民政府1953年工作总结和1954年施政方针和任务;讨论省会迁郑的筹备工作。

会议听取了省会迁郑委员会副主任张北辰的《关于欢迎省会迁郑的筹备工作方案的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号召全市人民积极筹备,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欢迎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

1954年9月23日,省委决定省直机关分四批迁往郑州。同时,中共郑州地委及专区由荥阳县迁往开封市。10月底,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以及各厅局、省级群众团体全部完成迁郑工作,近7000名干部也顺利迁往郑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