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技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舞出农民的风采
从“病秧子”
到健身教练
心血和汗水架起爱心桥
琉璃寺安置小区奠基
低收入家庭救助启动
农博会揽金7.4亿元
自制环保作品送居民
日处理垃圾50吨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舞出农民的风采
——王春季创办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故事

本报记者陈亚洲 通讯员陈丽争 岳金河 文/图

66岁的惠济区古荥镇程庄村农民王春季,自己出资两万元,创办了一支农民业余文艺宣传队,并担任宣传队长,8年来,除了走村串户宣传精神文明、弘扬新农村新面貌外,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闹元宵、计划生育、亚洲艺术节等宣传活动,先后演出100多场,活跃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筹资两万元 创办文艺队

王春季曾在村办幼儿园当过园长,退休后总想找点事干,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看到村里人农闲时整天打牌消磨时光,她就想把大家组织起来,办一支农民业余文艺宣传队。2000年春,王春季拿出3000多元,购买了道具、锣鼓等演出必备的东西,在村里成立了一支农民业余文艺宣传队。

消息一传开,村里的一些大妈、大嫂和姐妹们积极报名参加。当时,王春季正在一个钢木家具厂当厂长,每到冬季农闲时,她就把厂里的场地腾出来,组织宣传队员排练节目。演出需要服装,她就和姐妹们自己动手设计,到市区选布料、定颜色和款式,找裁缝量衣,做了几十套演出服。

8年来,这支农民文艺宣传队由原来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王春季先后拿出两万元积蓄,为队里添置道具、服装。这支农民文艺宣传队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弘扬社会新风。宣传队自编自演了“开门红”、“祖国您好”、“好日子”、“欢乐节日”等十几个秧歌舞和扇子舞,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

头上缝7针 照样作指导

为了给农民朋友们提供丰富的文艺节目,王春季全身心地指导宣传队排练,每次都要亲临现场,从不间断。

今年元宵节前夕,一连下了几场大雪,为了参加正月十五镇里举办的闹元宵盛会,王春季在家门口清扫积雪,准备排练场地,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一跤,脚脖扭伤了,头部磕在水泥花池边上,被送往附近医院缝了7针。

“你就在家好好休息。”丈夫程天增关切地劝她。前来参加排练的姐妹们得知她头部摔伤了,还包着纱布,也纷纷要她躺下养伤。

“俺又不是泥捏的,不碍事。”王春季就是不依,硬是咬牙坚持在现场当艺术指导,准时参加了古荥镇农民闹元宵集会,演出的文艺节目被评为一等奖。

民间扇子舞 舞上亚艺节

如今,王春季创办的农民文艺宣传队远近闻名,在方圆近百里的农村,一直有他们演出的身影,多次获得区文艺演出一等奖。特别是他们自编自演的“今天是您的生日”、“祖国正是花季”等大型民间扇子舞和秧歌舞,前不久还舞到了在郑州绿城广场举行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上,让国内外观众大饱眼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