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观点速递
解放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本
新时期做好人大工作的着力点
组织工作需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解放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本

杨 雷

解放思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称作“一大法宝”,充分说明我们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回顾我党的事业发展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邓小平同志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978年年底,在被誉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首先是解放思想”的论断。为什么要把解放思想明确地放在“首先”的位置上?邓小平的回答是:“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他强调指出,是否解放思想,“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里程,同样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共经历了三次解放思想。第一次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全国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为经济建设上来;第二次是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第三次思想解放,解决的是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大发展;只有思想不断有新解放,实践才不断有新创造,我们的事业才不断有新进步。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党中央日前决定,将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与过去的三十年相比,我们今天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四个深刻变化”和“两个前所未有”,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我国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果不抓紧采取措施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的队伍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同样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也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一条主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就能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同时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实践证明,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使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就能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