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挂职
如果爱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一见如故

李济通

二人初次见面,即无拘无束,犹似老朋友时,多用一见如故来形容。一见如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它的产生,与春秋末期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这就是郑相子产和吴国公子季札。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期郑国有名的政治家。而季札,则是一位值得一提的传奇人物。他身为吴王寿梦的少子,被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世称延陵季子。季札性格率直,为人至诚,加之才华横溢、精通经史,深得吴王垂爱。吴王欲立他为太子,他则婉言相辞。他不慕权位,却关心政治,对时势有独到的见解。往往是一言既出,即一针见血,惊世骇俗,几成箴言。

公元前544年,季札应邀出访鲁、齐、郑、卫、晋等国。访问之中,他经常口无遮拦,抨击各国时政,态度之恣意,语言之犀利,有时达到近乎癫狂的地步。其中在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刚到郑国,即拜见大夫子产。二人初次相见,即有一见如故之感。在互相交换礼物后,他就直奔主题:“郑国的执政者太奢侈了,这样下去灾难必会降临郑国。将来郑国的大权会落到你的手里,只有你才会挽救郑国。你若执政,要用礼去谨慎地处事。不然的话,郑国就要亡国了。”此话出自一位公子、使者之口,委实让人瞠目。但这看似傲慢无礼、肆无忌惮,却切中时弊,带有预言性质的讲话,不仅由此产生了“一见如故”这一成语,也对子产乃至后来郑国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年后,季札的预言成真。公元前543年,子产继承相位,他遵从季札建议,以礼治国,大胆改革。先后制订了作封洫,改革田制;作丘赋,以土地多少征收兵赋;铸刑书,限制贵族特权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大力推行,使弱小、贫困的郑国,很快崛起,从而成为春秋末期中原各诸侯国中的强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