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的亮点与“难点”
刺激内需之本在模式转型
狱警助犯人嫖娼
“乱作为”比“不作为”危害更大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
发改委还在等什么
降价趁早不趁晚
一个村庄土地流转的试验与梦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一个村庄土地流转的试验与梦想
土地入股 机械耕作 试验见成效 百姓尝甜头 烦心事不少 但信心满怀
10月16日,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农民赵麻乃在田间驾驶机械化采收机。
10月28日,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湖头村农民正在采收青菜。
10月28日,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湖头村农民正在为蔬菜浇水。
10月20日,承包了420亩地的木兰村种粮大户靳仲本在田间劳动。
10月28日,在天津武清区高村乡台头村,7位农民在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农业生产问题。 文中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河北省张北县二泉井乡黑城子村是坝上地区一个典型、却又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子。这个村土地贫瘠,经济条件落后,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村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劳动能力较差,村里耕地闲置较多。从今年4月开始,村支书李勇开始尝试将村里土地集中起来,农户以土地入股进行甜菜大面积种植,入股村民实行年底按亩分红。村委会牵头、与入股农民代表共同成立互助合作组对土地和生产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并联系当地企业进行从育苗到起收全过程的机械化耕作。

土地入股 机械耕作

“最初的考虑就是降低村民的劳动强度,把地种得更好”,黑城子村支书李勇介绍说,这个村共有耕地6056亩,退耕还林2290亩,共有337户。村里旱地多,以种植莜麦、胡麻、小麦等旱作作物为主,大多靠天吃饭,赶上旱年一亩地收益才七八十块钱。最主要是村里留下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生产能力较差。如果能把这些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耕种,能极大提高生产率,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坝上发展甜菜种植已经多年,博天糖业有限公司张北分公司是当地发展甜菜种植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受农民原始的耕作方式和土地所有制的制约,这个企业明显感觉到了进行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耕作的需要。

博天糖业有限公司张北分公司总经理田杰介绍说,公司的主要生产原料是甜菜,产区分布于张家口坝上四个县与内蒙古几个区。但这些地区农村有效劳动力转移比较多,使得当地劳动力成本很贵,人工种植甜菜成本很高。同时,农户分散种植容易受市场制约,比如2006、2007年是旱年,甜菜价格相对较低,农户种植甜菜积极性降低,转而种植旱作作物,使得甜菜种植总量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公司近年来原料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今年按生产计划应该种十万亩甜菜,但最后只种了7.8万亩。为了增加甜菜产量,公司今年投资3200万元从日本购进了20套配套设备开始推广机械化耕作,对农田的大面积集中使用提出了要求。

于是,在村委会的推动和企业的支持下,黑城子村开始了它的土地流转试验。

经过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反复讨论,村里决定以村委会牵头,从入股农民中选了三个代表参与经营,共同成立互助合作组。经讨论,土地入股期限暂定为一年,初步决定按亩分红,原则上按效益分配,但保证一亩地收益不低于200元。

此外,还规定,入股的村民除了土地分红外,为互助组出工还可挣工钱,每天以现金结算。

李勇介绍说,为便于机械化耕作,互助组决定实行划片入股,在村东头划出一片耕地,鼓励耕地在这片区域中的农户入股。外出打工和劳动能力较弱的村民非常积极地入股了,但也有部分家里劳动能力较强的农户不愿加入,村委会就反复做工作。最终集中了800亩耕地。村委会与每一户村民都签订了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合同书,涉及村里120户,577口人。

试验见成效 百姓尝甜头

互助组的职能是,对集中起来的土地统一组织生产,购买籽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联系企业进行机械化服务,对生产出来的甜菜进行销售等。同时规定,参与管理的四名村干部提供无偿服务,其他三名股民代表除参与管理之外,还对互助组的经济问题进行监督。互助组还通过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开支情况、用工情况等,对股民做到公开透明。

800亩耕地全部种植了甜菜,籽种由博天公司统一提供,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和起收由公司的机械服务队进行跟踪式服务。互助组对一切费用开支进行支配,并对雇工用工情况进行管理。

记者到达黑城子村时,村里的甜菜已经全部起收完毕。今年雨水较多,收成不错。李勇在介绍时不禁喜上眉梢,他说,今年亩产在3吨多一点,按糖厂年初定的一吨甜菜350元的价格,一亩地纯收入大约可达到550元。作为第一年试验,这是个不错的结果。同时,村民出工还可以挣工钱,工钱在春天时是一天20,在秋天达到了一天40。出工最多的村民这一年下来光工钱就拿了近2000元。为了照顾村里体力较差的村民,互助组要求入股农民尽量平均出工,老弱劳动力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也能获得一份工钱。有的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自己出去打工或做小买卖,又可以有一笔收入。

李勇说,之前有村民一亩地一年30元就给别人种了,现在收入500多,收益好了很多。而且,没有生产能力的老弱村民也有了一笔不错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村里人均收入提高了。

68岁的村民赵玉山,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一个气喘一个腰有毛病,基本没什么生产能力。他介绍说,他家里有12亩地,之前自个种点莜麦、胡麻、小麦等,一年毛收入一共才1000多块钱,只能解决两个人的口粮问题。这次他入股了6亩地,大概能分红3000多元,顶过去三年的收入,足够老两口花了。

焦战海则不同,正值中年的他是现在村里少有的壮劳力,他开始并不想入股。他说,主要是担心赔钱。他之前也种过几亩甜菜,自己种一亩地也可收入500元左右。后来村干部给他做工作,而且承诺每亩收益不低于200元,他算了一下,和自己种也差不多,所以入了6亩。今年这6亩地大概可分得3000多元。他还参与了出工,大概挣了400多元。而且,少种了6亩地,有了空余的时间,他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今年收入也可有五六千元。这些加起来比之前收入多了很多,他觉得当初入股是入对了。

烦心事不少 但信心满怀

虽然有不错的结果,但回忆起互助组成立之初的艰难,李勇仍感慨良多:“成立时非常不易,主要是资金问题。”李勇介绍说,村集体基本没有钱,虽然承诺年底给入股农民分红不低于200元,但仍有不少村民有顾虑。我和几个村干部只能拿家产打保票,说如果出了问题,我们把家产变卖了给你们钱。

土地集中起来后,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互助组。采购籽种、化肥、农药的采购,村民出工的工钱都需要钱。博天糖业公司的机械队因为今年是第一年尝试,公司只收每亩108元的成本费,但村里要负责这些工人的吃住,这也是一笔钱。

村干部们只能利用个人的关系,他们联系了附近一家农资销售点赊了大概三万块钱化肥、农药,承诺秋后结算。几个村干部都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申请过小额贷款,共申请了五万块钱,还跟一些有钱的农户借了两万块钱。

李勇初步核算,今年开支了近40万元。

他说,本来成本可以更低些,主要由于村里土地不平整,有些地方不适合机械耕作。村里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使得甜菜苗移栽后浇水的速度跟不上机械操作的进度,后期不得不人工补苗,但人工补苗又造成了垄不齐整,使得起收时有些区域机械做不了,只能用人工起收,这样增加了人力成本。 

李勇说,村集体没有钱,抗风险能力差,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是第一年试验,互助组决定对收益全部进行分红,等分红结束后,大伙将研究明年的发展计划,明年可能将从收益中分出一部分钱作为互助组的扩大生产规模的资本。除了土地入股,可能还会尝试土地租赁等形式,也将鼓励有条件的村民以资金入股。

对互助组未来的发展,李勇与几名成员很有信心。他们说,现在实行的村委会牵头,入股农民代表组成“互助合作组”的形式,只是个过渡,将来还是要成立公司,走公司化经营的道路。只要土地集中起来了,将来有别的适合当地的种植项目,互助组也将进行尝试。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