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金融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市企业“大考”在即
金融资讯
成长性股票将获更高估值
债券市场的收益周期刚刚开场
市场动态
国内企业年金运作正常 保持快速增长
购买少儿保险应避免“四个误区”
投资要攻守兼备
理财产品 规避风险为基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理财产品 规避风险为基调
新推产品收益下调 分散投资规避风险

“三次降息后,银行理财产品供给种类锐减,居民投资观念趋于稳健。”昨日,记者在省会各大银行采访发现,进入新一轮减息周期后,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也进行相应调整,新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随之降低。

本报记者 王 震

理财产品

数量下降

有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的一个月以来,除渣打银行发行的4款QDII结构性票据外,其他银行QDII无一新款发行。9月共有4只新基金成立,募集资金总份额为40.52亿元,与8月份6只新基金募集资金总额132亿元相比,新基金发行规模再创新低。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自今年1月份以来,信贷类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发行量与收益率一直稳居首位。不过在连续多次降息后,信贷类产品在理财市场上独占鳌头的行情不再,而债券类理财产品后来居上,受到热捧。

但连续三次降息,导致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和募集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10月31日至11月6日这7天为例,建行、招行、工行等共发行了36款信贷类理财产品,总募集量46亿多元。而在10月24日至10月30日这7天,发行的信贷理财产品数量为44款,总募集量高达57亿元。

据工商银行郑州文化路营业部邹经理介绍,在前期市场条件比较好的形势下,银行大量推出结构性产品,一部分用于购买国债、央行票据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另一部分资金则是向国际投行购买一项挂钩股票的期权,但随着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国际投行危情曝光,国内银行暂且不会再贸然新推类似产品。

新推产品收益下调

记者在郑州多家正在发售理财产品的银行发现,最近新推的理财产品都已经因为降息调低了预期收益。“一年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原来预期收益能达到6.5%,而最近发行的一年期产品已经降到5.6%了。”在招商银行经三路分行营业厅内,一位准备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告诉记者,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就相当于银行把贷款收益让给了投资者,央行下调贷款利率,理财产品的收益自然就会下降。

在某商业银行营业厅内,一款在售的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了抢手货,这款一年期产品是在降息前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某高速公路项目,预期收益是5.5%。这一收益水平显然远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已是目前市场上不多见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经过几次降息,各银行推出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收益已经出现下滑的趋势。如工行刚刚结束发行的一款1年期信托投资型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约为5.0%,而在降息前,1年期的信贷类产品收益大多接近6%,有些甚至在6%以上,有的银行推出的半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已经降至4.5%。

分散投资规避风险

中信银行文化路营业部个人理财师张志芳建议,如果储户担心降息后带来的存款收益损失,可以适当增加中长期存款的比例,期限以1到3年为宜。此外,还可通过分割存款的方式规避收益风险,比如5万元的存款分成两三笔资金分别存入银行。这样既可以根据对降息的预期选择不同的存款期限,也不会在提前支取时影响全部存款的定期利息。

对于准备投资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她建议,近期美元累计涨幅过大,和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出现背离,这恰是分散投资、重新配置资产的好机会。投资者可以考虑更多的持有多种货币,如欧元、英镑等,以避免单一外汇的投资风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