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公正考评政绩
激发干部活力
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放松
环卫工人好辛苦
石武线郑州段下月开工
以社会实践强发展信念
郑州城建集团昨日揭牌
加强监管责任 加大执法力度
彭珮云考察我市红十字会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放松

本报记者 王 伟 魏书杰 陈 锋 通讯员 张红军

在工业崛起进程中,我市始终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既是近几年乃至今后工业发展所要坚持和努力的方向,也是推动工业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一大法宝。

2003年以前,工业是郑州经济的“短腿”。这条“短腿”,不仅“短”在总量上和比重上,更短在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上。当时的郑州工业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型企业偏多、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2002年,全市工业的六大支柱产业中,煤电、铝和水泥建材等资源型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13.9亿元,占全市比重的47.8%,其中煤电更是占到了24.4%,而汽车、纺织和食品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1.6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仅21.7%。

其实,郑州工业本身就是由煤和铝矾土等资源而兴,初级产品多,粗加工产品多,产业链前端和上游产品多,这导致了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过高,而且发展方式粗放。长此以往,不但会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更会影响工业附加值的提升,最终削弱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

过去我们一直倡导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增长”到“发展”,体现了经济理念的深层转变。十七大报告还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升为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对于郑州来说,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要求和途径。

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结构调整被市委市政府高调提出。这种调整,不仅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包括空间布局的调整。调整不仅要调高,还要调新,更要调优。在这一新的指导思想下,全市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进一步深入加快。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做大增量经济,另一方面加快技术创新,依托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优化存量部分。

2004年,我市推出百项技改工程;2005年、2006年,提出以侧重发展高新技术的项目建设年;2007年,定为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年;2008年,再次强调为工业结构调整提速年。这些思路和举措,催促了资源型产业比重的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上升:2007年,煤电能源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22.4%下降到18.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则由2003年的22%提升到34.7%。汽车、装备制造、食品、铝及铝加工等优势行业也快速凸显。全年共完成增加值71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7.3%。豪华客车、城市公交客车产销量全国第一,食品工业总量居中西部城市首位,铝工业向精深加工等产业链的下游快速延伸……

整合资源、节能降耗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又一重头戏。 随着各项举措的强力推进,全市100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被取缔、关闭。仅2006年,全市就关闭耐火材料企业504家。闻名全国的产煤地新密市,煤炭企业数量减少一半,产能却增加了500万吨,资源回采率也提高了20%以上。2007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7%,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78%。

技术创新优化了郑州工业的结构,也使工业发展由资源驱动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到2007年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76个、市级71个,分别比2003年增加5个、44个和64个,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研发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不仅研制出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更把10多家企业推上了全国同行业排头兵的位置。科技进步的贡献明显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不断上升。

对于郑州工业自身来说,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收获是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是发展后劲的提高,是工业机器赚钱本领的提高。近4年来,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年均增长51.6%,远远高于工业总量25%的增速。其中利润年均增速更是高达61.9%,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列第3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居第1位。

而对于朝夕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受益是:烟囱少了、噪音小了,天变蓝了、水变清了,郑州变美了,生活质量提高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