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与龙永图论道
折腾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碧沙岗与碧沙岗街

杜丰芮 王瑞明

郑州西部的碧沙岗,早年曾是一个黄沙岗,春秋雨季风沙弥漫,落沙埋没了耕地,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长不成庄稼,附近村民只是在岗上栽些树木防风固沙。1928年,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为了纪念他历次作战中阵亡的官兵,在这里修建一烈士陵园,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并亲笔书写刻石镶嵌在陵园北大门上(现今建设路路南)。冯玉祥还在陵园内修建有红墙绿瓦,雅静的烈士祠,前后大殿内悬挂匾额,放置烈士姓名的铜牌,记载烈士功绩的金册碑记等。祠堂之前建有民族、民权、民生三亭及水池、石桥。在祠堂之后,建有纵横成排的烈士公墓和官兵眷属的公葬地。

冯玉祥建立陵园后,园内陆续掩埋着不少他阵亡官兵的骸骨,而附近的群众却一直称这里为“老冯义地”。

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市区的西部,被规划为新兴的工业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碧沙岗与城市建设连成了一片,成为热闹区域,195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为了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利用“老冯义地”,地此兴建了一个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翠竹依依、古柏森森,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的一个综合性文化休息场所,命名叫“碧沙岗公园”。1957年5月1日对外开放,1966年10月~1980年11月一度更名为劳动公园。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支援郑州建设的职工日益增多,1956年在碧沙岗西侧,盖起了一排排职工宿舍和家属住宅房屋,兴建了配套的综合性商场——碧沙岗市场,从此,市场商店比肩,这一带更成为郑州西部一处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周围人口密度大增,按照方位形成了碧沙岗市场东街、西街、中街、南街和北街。文化大革命中,几条街更名为劳动市场街。1982年均更改为现名碧沙岗东街、西街、中街、南街和北街。

随着郑州城市的迅猛发展,这些昔日的街道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最繁华的碧沙岗商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