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警示
繁荣农村文化的着力点
重视舆论引导 也要遵从民意
供销系统是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抓手
履行工会职责 应对金融危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警示

侯苏庆

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带给我们的警示主要有:

市场创新要与金融监管同步。多层次市场建设既要坚定不移,又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可承受程度的统一,打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市场创新要更加考虑风险控制能力和监管能力,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创新金融产品。坚持资本市场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服务,防止过度泡沫。

发展混业经营和金融开放要慎重。拆除了金融机构之间的“防火墙”,金融风险交叉传递。对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必须进行深刻反思。从现阶段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符合国情,必须坚持。提高风险评估水平,准确把握金融风险,提高监管能力是发展混业的基础。推进金融市场开放要更加谨慎,防止“全球化陷阱”,必须保证市场的开放速度、开放程度与我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匹配。对外金融投资要慎之又慎,管理好国民财富。要把有限的国民财富更多用于战略性资源,对金融投资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和问责制度。

学习外国经验要立足本国国情。总结我国两次幸免金融危机的宝贵经验,其重要的内容在于我们没有盲目效仿西方成熟的国际做法,对此,必须要继续坚持。面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形势,要充分认识把握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规律,坚定信心,增强自信,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为建设强大现代化国家服务,实现我国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在思想认识上,要实现三个充分认识,即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我国市场“新兴+转轨”阶段规律、充分认识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增强发展资本市场的自觉性。

在监管工作中,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体现稳定发展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体现促进形成新体制机制要求;完善市场结构、体现协调发展;加强市场改革力度、体现改革创新要求;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体现依法治市要求。 (作者单位:河南证监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