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考研女下跪
跪出教育的干巴和短视
漫画:学习日不办公
市长道歉,底下为何会发笑?
回谁家过年是道多解的题
“消费去爱国”与“何不食肉糜”
购置税是减还是免?
中国车市等候“春天”
“应试学习”催生高校“四大家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回谁家过年是道多解的题

新闻背景:济南的董女士和丈夫结婚5年了,双方家都在外地。在过去的4个春节里,为该回谁家过年的问题,他们年年争吵,今年也不例外,最近还闹起了分居。为此,她竟动了离婚的念头。(据《都市女报》)

春节,本该象征着喜气洋洋,团团圆圆,可一句“回家”,却着实扰乱了不少小夫妻的兴致。在“421”家庭模式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似乎回哪个家都会形成一种不完美的结局。

看透了这一点,就不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谁的父母都是父母,谁也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关键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寻求一种和谐的契合点,而不是争执不休,陷入矛盾的漩涡。

笔者建议,以下几种模式可以酌情考虑:

其一,遵守约定俗成。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是初一在婆家,初二回娘家。遵守古老传统会让双方的父母心理上比较平衡,虽然小夫妻今儿跑这明儿跑那,有点累,但为了父母,值!

其二,实行“轮流制”。如果要绝对的公平,那只有轮流回家过年了。今年去你家明年去我家,谁都不吃亏。不过,要事先给不去的一方父母解释清楚,让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其三,来个大聚会。如今的过年,堪称“人少年味儿淡”,若来个“大聚会”,把双方的父母都接至家中,欢聚一堂,四位老人谈天说地,共话家常,既增添了喜庆团圆气氛,又让子女们尽了孝道,热热闹闹过个年,岂不两全其美?

其实,图的就是欢喜快乐,想来大多数父母会通情达理,不至于为了让孩子回到自己身边就忽视了对方家长的感受,肯定还会互相谦让。那么,作为孩子,岂能辜负他们的一片苦心,再为“回家”闹矛盾呢? 冯丽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