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伟大的最差总统
副总统离白宫有多远
元首们的意外情缘
最后的胜利者
旅 途
中南海的环保铅笔
幸福时光
危机给美国带来七大变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元首们的意外情缘

政治和爱情既是亲家又是冤家,所以爱情在政治家身上表现得更加复杂和丰富,一些意外事件往往会促成一段浪漫情缘。

火灾——

丘吉尔和克莱门蒂娜

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很早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刚过而立之年就成为贸易大臣,真是年少得志,前途无量,加上他为人正派,成为上流社会交际圈中少女们的理想对象。面对许多妙龄女子的主动讨好示爱,丘吉尔无动于衷。他觉得恋爱结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他不想像其他的年轻人那样逢场作戏、尽情享乐。除了政治活动外,闲暇时间他总是用来读书、写作或者画画。朋友们不由得替他担心,以为他要打一辈子光棍了。可是,一个意外事件使一段良缘从天而降。

这年夏天,丘吉尔在一个名叫鲁特伦德的偏僻幽静的小地方度假。一天,附近的一所房子突然起火,丘吉尔处事不惊,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从喷着火舌的房屋往外抢东西,在他最后一次抱着东西从燃烧的房子跑出来的一瞬间,整个屋顶在他身后坍塌了。如果再迟一步,这位后来在二战时期决定英国命运的伟大人物便已在大火中过早丧生了。

新闻界很快对丘吉尔主动救火的事迹进行报道。丘吉尔果断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使一位远在丹迪市的端庄秀丽的小姐倾慕不已。她给丘吉尔拍了一封电报,表达了心中的敬佩之情。这位小姐叫克莱门蒂娜,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能讲流利的法语和德语,而且颇有政治头脑。

丘吉尔在收到克莱门蒂娜的电报后,非常感动,很快回信给她,于是两个人通过鸿雁传情相爱,不久即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证婚人是后来出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英国国王赠给这对新人一柄镶金手杖作为新婚礼物。丘吉尔和克莱门蒂娜相亲相伴一直到金婚岁月。他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丘吉尔宦海沉浮的几十年中,克莱门蒂娜不仅在生活上体贴照顾他,更在事业上支持他。而丘吉尔则保证对妻子绝对忠诚,二人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56年。了解丘吉尔的人都说:“丘吉尔在生活上很幸运,最主要的是婚姻给他带来了幸福。”

患难——

庇隆和伊萨贝尔

曾三次成为阿根廷总统的胡安·多明戈·庇隆,是在落难的时候与他的第三任妻子伊萨贝尔邂逅的。1956年,庇隆正在巴拿马政治避难。在此之前,庇隆刚刚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先是他的爱妻、也是他事业上最得力的助手埃维塔死于癌症;接着是他的政府被军事政变推翻,自己被迫流亡到国外,有家难回。就在这一年,塞万提斯国家剧院芭蕾舞剧团在美巡回演出,到了巴拿马城。剧团中有一名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年轻姑娘,容貌秀美、体态婀娜,她就是伊萨贝尔。

一天,伊萨贝尔在巴拿马城的一家夜总会表演。她精湛的技艺、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满堂喝彩,引起了庇隆的一个朋友的注意。伊萨贝尔获悉前总统庇隆正在此地,便顺口问庇隆的朋友:“能不能见见他?”这句话传到了庇隆的耳中,也许是由于对祖国的依恋和对故乡的怀念,这位赫赫有名的前国家元首竟亲自来到夜总会看望来自祖国的舞蹈演员。结果,两个人一见钟情。

当时,伊萨贝尔20多岁,正值青春妙龄,而庇隆已是年近花申。伊萨贝尔天真烂漫,单纯得如一张白纸,庇隆则是成熟老练、胸藏万机且饱经人世沧桑。然而,恰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彼此的互相吸引和倾慕。庇隆虽然身处逆境,仍旧不失往昔高雅、机智的谈吐和风采。在伊萨贝尔的眼中,庇隆是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人物,她非常崇拜庇隆。而伊萨贝尔的美貌、热情无疑给老年的庇隆带来了青春的活力。不久,伊萨贝尔感到自己已离不开庇隆了。她毅然脱离剧团,去追随难中的庇隆,成了他的助手和秘书,与之一起过起了流亡生活,先后辗转于中美洲的几个国家。国内的军人政府一直把庇隆视为眼中钉,庇隆流亡到哪里,迫害就跟到哪里,伊萨贝尔始终与其患难与共。

婚后,伊萨贝尔不仅是庇隆生活上的伴侣,也是他事业上的有力臂膀。她积极支持丈夫东山再起,曾两次带着丈夫的指示返回国内,安抚和组织拥护庇隆的力量。二人一同流亡了17年之后,1973年,77岁的庇隆在伊萨贝尔的搀扶下返回祖国,第三次问鼎总统宝座。

“黑名单”——

里根和南希

美国前总统里根与夫人南希得以相识也是机缘巧合。40年代末期,当南希在影坛上日见走红的时候,她的名字突然出现在《好莱坞通讯》上所列的左翼分子的名单中。这对于涉世不深的南希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南希急忙求助于导演默文·勒罗伊。默文便向当时担任电影演员工会主席的罗纳德·里根打听情况。原来电影界至少有四个叫南希·戴维斯的,名单上所列的是与南希重名的人。默文把这个情况转告南希,可单纯稚嫩的南希仍旧愁眉不展,她一定要听里根亲口解释才能放心。默文将南希的担忧告诉了里根,里根答应见见她。

当天下午,里根打电话给南希,约她到一家餐厅吃晚饭。当时,里根恰好在一次为慈善机构募捐而举行的棒球比赛中摔折了腿,所以他只好拄着双拐赴约。尽管如此,里根的潇洒风度还是让南希着了迷。她觉得里根身上“带着一股清新的、奔放的、中西部的、专属于美国人的气质”。而南希的漂亮稳重、彬彬有礼也给里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二人侃侃而谈,第一次相识竟然从晚上8点一直说到凌晨3点,才依依不舍地分手,真可谓一见倾心。接下来,他们一晚又一晚地在一起吃饭、看演出,越发难舍难分。

在此之前,里根曾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前妻是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红星。这次婚姻的破裂给里根心灵上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而南希也有着一段伤心的往事,她的恋人法兰克·伯尼在一次车祸中意外丧生,她花了很长时间才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这一次,二人虽都为对方所动,但都很理智,苦苦相恋了4年才走向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生活并非尽如人意,里根那艰辛而漫长的政治生涯使二人的家庭生活一再被政治的喧嚣打破。但南希甘愿随丈夫走遍天下,四海为家。她成了里根最知心的朋友、最专心的听众、最信赖的参谋,丈夫是她的圆心。正如她的一位随从人员所说:“罗纳德·里根要是开个鞋铺,南希肯定会去卖鞋。”而里根总统在1985年癌症手术成功之后发表广播讲话时说,南希是他的“一切的一切”。一个离过婚的人当选为总统实属不易,而里根又是两度入主白宫,其中他与南希的亲密关系恐怕是博得美国选民欢心的重要原因。他们那种夫唱妇随、琴瑟相偕的夫妻关系体现了现代美国人家庭生活的理想。

摘自《海外文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