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寨文化”的流行与挑战
政府“寻人”
一份意外的春节礼物
“买房就是爱国”仅是造势
“送与收”正从非常态转为常态
文化影响力算不出来
比问计于民
重要的是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政府“寻人”
一份意外的春节礼物

政府“寻人”

一份意外的春节礼物

“又一个春节就要到了,可怜的父母们在此哀求,不论在天涯海角,请孩儿尽快与家人联系,爸爸妈妈在等你……”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谁都揪心、感动。要是知道打广告寻人的是一个县政府而非家庭,那么就让人肃然起敬,心中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

这段寻人启事出现在广州的一家报纸上,刊登者是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县政府。宁蒗县4名到广东打工的农民工,一直没有音信,家人因此向县政府反映。这些人没有任何反常现象,每月还向家里寄钱,但现在马上过年了,就是联系不上,家人很焦急。宁蒗县委、县政府在搜寻几日无果后,想到在广州媒体打广告的办法,“决心把走失农民工找回来,给他们的亲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只要“情为民所系”,政府就能找到“利为民所谋”的途径,实现“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每个人,包括宁蒗县政府的官员,看到那四位质朴、憨厚的农民面孔,都会顿生怜悯之情,并为家人的焦虑而难以释怀。宁蒗县的官员和老百姓的感情交汇时,自然地产生最具常识性的“找人”冲动,进而用打广告这种最有效率的方式为民排忧解难。这种举措,恰恰了无痕迹地践行着“权为民所用”的思想,是送给老百姓最意外的春节礼物。

给民众送什么样的春节礼物,是不需要策划,不需要苦思冥想的。只要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把老百姓忧喜当成自家的忧喜,就会有很多方式可做。去看一眼不能团聚的家庭,动员社会各界收留孤儿过个年,或者提前为春节后又要出门去谋生的乡民做好交通运输预案等,既能了解社情民意,也能解决实际问题,做出符合民意的决策。有时候,政府做的一件小事,就能迅速获得大众信任和社会信誉。

春节是全民欢喜的节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送去点滴温暖,可以编织出社会稳定的经纬网。政府官员应怀着温情,到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或未曾接触的人群中,去发现老百姓的所思、所忧、所虑。很可能的情况是,无需花纳税人的钱,官员就能送出春节礼物;无需大会小会地讨论,政府就能找到新政策的出发点和实现路径。“权为民所用”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也不妨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后一段时间多点“排忧解难”。程式化的慰问固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之一,但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去慰问节假日工作的人们当然重要,但落实节假日工薪翻倍的法律更受人欢迎。去看望登记在册的受助人员当然重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日常生活的安康更会得到感激。政府在春节解决老百姓突如其来的困难,或者排解即时遇到的问题,或许是更好的春节礼物。

各级政府想要知道民间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像宁蒗县寻人设四个热线电话一样,各级党政部门不妨公布一些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等,让民众据实报料、沟通。相信政府会得到很多需要“排忧解难”的线索,并且智慧地去加以解决。一些大的问题可能需要花较多时间解决,但围绕过节所生的民生忧患,只要真心诚意去努力,还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见效的。人们常说“欢欢喜喜过个年”,政府能够帮助大家做到这一点,就是送一份春节大礼。 京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