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账单曝光
一种大气的眼界
愿网络有多远领导们就走多远
雷人的话,雷人的主意
“恐寒症”调查: 难以度过的“恶补”假期
解读大学生创业的“新围城”心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恐寒症”调查: 难以度过的“恶补”假期
寒假里的“恶补”让孩子寒心 在家中“圈养”让孩子孤单 轻松快乐的寒假让孩子期待
寒假,孩子们并不能休息(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1月11日起,呼和浩特市的中小学校陆续开始放寒假,但记者走近这些本应该欢呼雀跃的孩子们时发现,有不少学生不爱寒假爱上学,对自己的寒假生活充满恐惧。是他们不愿中断自己的学业吗?还是假期的生活让他们不快乐?记者带着疑惑走入一些“恐寒症”孩子们的生活,解开他们害怕放假的种种理由。

寒假里的“恶补”让孩子寒心

1月12日,寒假里的第一个星期一上午八点半,在呼和浩特市一家小学生作文辅导班门前,10岁的蓉蓉赖在妈妈的车里不肯下车。“我讨厌补习班,我讨厌上课……”她撅着小嘴不停地嚷嚷着。但是,尽管极不情愿,她还是被妈妈强行推进了这家父母早已“物色”好的寒假培训班。让她更加痛苦的是,下午还有一场美术课等着她。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蓉蓉的母亲,一位文化程度不高,但生意做得很好的女人向记者细说起为女儿报名假期补习班的一些理由,“我女儿已经读三年级了,同班的同学假期都在参加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所以我怕女儿休息了一假期,开学时各方面发展都跟不上别人。再说,我们夫妻俩工作都很忙,家里没有人照看孩子,又害怕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送到补习班里,又能提高学习,又有老师照应,一举两得。”但是妈妈的一片苦心并未能得到蓉蓉的认可。“上了一学期的课,就想放假好好玩一玩,但是妈妈每次都给我安排很多补习班,有时候比上课时候还累,我真不喜欢放假。”她说。

与蓉蓉同在一个作文辅导班的高远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一所小学四年级学生。与蓉蓉表现出的歇斯底里不同,这位11岁的小男孩很自觉地早晨自己出门,坐公交车来到辅导班学习。“你是喜欢利用假期学习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孩子很老成地回答道:“其实对我来说,放不放假根本无所谓。在以往的假期,我每天的生活也都是在家写作业、练琴、去补习班学习英语、数学、作文等等。爸爸妈妈安排的我要照着做。”

在呼和浩特市一所中学读高一的健鹏现在还没有放寒假。“我是真不喜欢放寒假,放假之前有一场期末考试等着我,考不好父母会不高兴,放假之后还有一堆补习提高的课程等着我,让我每天的时间更加的紧张。”健鹏告诉记者,今年放寒假没几天就是春节,本来还挺高兴,以为父母不会给他安排辅导班,但前两天妈妈还是像往年一样问他喜欢哪一门功课的辅导班,让他的心凉了半截。

在家中“圈养”让孩子孤单

在每天要上补习班的蓉蓉看来,她的邻居晓萌的寒假生活很幸福,每天待在家里,写完作业可以看电视、上网,早晨还可以睡个懒觉。但记者与这位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子聊天之后发现,她的生活并不像伙伴们羡慕的一样快乐、幸福。

“放寒假已经几天了,我每天一个人待在家里,只有晚上下班后才能见到父母。”晓萌与记者的聊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无聊”,“上学多好,有那么多同学可以一起玩,可是现在父母不让我乱跑,我只能通过电话和QQ与同学聊天。”

晓萌告诉记者,放假后每天中午她都会到小区门口的快餐店吃午饭,吃完饭特别想在小区里玩,但很难找到同龄的玩伴,运气好时会碰到遛狗的大爷大妈,与小狗玩一会儿就回到家里。在以往的假期,晓萌还试着将几个好朋友请到家里做作业,不过没过几天,妈妈就开始反对了。妈妈的理由是,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起来,根本顾不上写作业,家里也会被搞乱。

当记者问起是否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太孤单时,晓萌的妈妈表示,担心的并不是孩子的孤单,而是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无节制地看电视、上网,不利于身心健康。这位母亲说:“说孩子得了‘恐寒症’,其实我们做父母的也一样开始害怕放假。每年学校临近放假,我就会为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而苦恼,把她一个人放到家里,我们又提心吊胆的,害怕出现什么意外,每天往家打好多次电话。”

记者采访一些像晓萌一样被“圈养”在家的孩子们了解到,这些中小学生的寒假大部分时间独自在家中度过,“孤独”、“无聊”是这些孩子们对寒假生活的总结。“真想赶快开学,一个人憋在家里好难受。”刚刚放寒假不到一周,晓萌就盼望着早日开学。

轻松快乐的寒假让孩子期待

“我们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寒假,对现在的孩子怎么成了一种煎熬呢?”一位“恐寒症”孩子的父亲、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家长不解地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是高强度的假期补习课程和没有玩伴百无聊赖的假期生活让如今的孩子们厌倦寒暑假,使本该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反而成为负担和恐惧。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一的一位男孩子说:“其实放寒假之前我对假期有很多期盼,可以睡懒觉、玩游戏、滑冰、滑雪,春节时候还能放鞭炮、得压岁钱,但是放假后,父母给我安排的非常紧张的假期日程,让我对寒假失去兴趣。”

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十四中学门口随机采访几位中学生,让他们描述理想的寒假生活时,一位高中生表示,放寒假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好好睡个懒觉,把上学时欠的觉补回来,然后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就已满足。他说:“我希望寒假父母每天给我安排半天的学习时间和半天的自由时间,让我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我最受不了没日没夜的看书、复习。”而初中生小刘则表示,希望父母带她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呼和浩特,我想让爸爸带我去看海。”她天真地说。

怎么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呼和浩特市兴安路民族小学校长表示,过于疯狂的假期补课,会使中小学生产生厌学等心理问题,如今出现的“恐寒症”就是一个值得反省的事实。有关专家建议,寒暑假期间,教育部门与社会、家庭等密切合作,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举办一些以培养学生兴趣、开拓眼界为目的的、孩子们感兴趣的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孩子们寒假期间不仅有去处,而且也能收获知识和快乐,度过一个欢乐的假期。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