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身陷娱乐圈 5
命运 14
最早的法医专著
牛王庙的传说
下乡卖房
《格萨尔王》
分享快乐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分享快乐

王开林

在欧美国家,中产阶级最快乐,他们经济收入稳定,文化层次较高,应酬较少,闲暇较多,可以充分享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乐趣。富翁和政客之所以不在此列,并不是他们舍不得花钱,而是他们的精力和时间被一把无形的快刀切割成了若干小块。他们殚精竭虑,奔波于商务和政务活动之中,寻找升官发财的台阶而分身乏术。尽管有不少赏心乐事,却往往浅尝辄止,或失之交臂。他们拥有权力和金钱,却独独缺乏从从容容去享受生活的时间和心境。

中国古代的铁血专制造成极端压抑极端危险的生存状态,老百姓在享乐方面总是谨小慎微,显得不够积极,甚至十分被动,因为他们认定享乐比受苦更考验一个人的品德,更摧残一个人的意志。韩愈的《进学解》中即有这样的名言:“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这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理,正反映出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上很不爽朗很不舒畅的那一面。

真正的快乐乃是一种怡然自适的感觉,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物的制约,但绝不受其操纵和摆布。真正的高手决不会被身外之物玩弄于股掌之间,失去自我的主宰,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屈伸自如。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国民党第三十六军军法处枪杀于福建长汀。临刑前,瞿秋白自斟自饮,谈笑如故。酒至半醺,他说:“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嗣后,他自请仰卧受刑,要眼睁睁地看着子弹射向自己的心脏。瞿秋白虽是白面书生,却算得上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快乐的理解达到了君子坦荡荡的境界,戚戚小人根本无法得其要领。

台湾女作家三毛曾引用著名记者波拜的话说:“我要把一生痛痛快快地玩掉。”有一次,记者采访她,问及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她开出的“处方”中有一条便是“把快乐当做传染病”。她说:“我们不要把不快乐的气氛带给人家,而要把快乐当做传染病,把快乐带给人家,这是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当有位朋友感叹世路多艰,人心太冷时,她不以为然地批评道:“哪里?你不会先笑啊?还好意思怪人家!”三毛说得不错,主动把快乐扩散开去,绝对是既造福于己,又造福于人。一个人独自快乐,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与人分享,世间的其他东西都是由分享而变小,唯独快乐是由分享而放大,你用快乐感染了别人,别人又用快乐反过来感染你,一份变成两份,两份变成四份,四份变成十六份。那些关起门来偷着乐的人不仅自私,也很不明智,他们抽掉了快乐的最大值,只取其最小值,将一张大额支票兑换成了一枚镍币。

快乐是人生至宝,是人之为人活着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快乐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任何追欢逐乐的游戏若玩得过火,都会滑向危险的边缘,历史上乐极生悲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晋朝大臣石崇向天下炫富,一个亡国,一个杀身,教训不可谓不惨重。

清人张潮的《幽梦影》是一本教人追求快乐闲适的小书,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阅《水浒传》至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件极快意事,方不枉在世一场。”对于常人来说,一生之中能有一件扬眉吐气的“极快意事”,确实不错。若只有一些小小的快乐密密地串接在一起,也足慰平生,不枉来人世奔走一趟。清水、空气和食物使我们得以生存,快乐则使我们领略到生命的醇香至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