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被“媚雅”剥夺的文化娱乐
高校生源枯竭
需未雨绸缪
漫画:非正常上班
购房支持政府工作挺黑色幽默
破解就业难
须补职业教育短板
网瘾少年刺死生父惨剧的背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高校生源枯竭
需未雨绸缪

高校生源枯竭

需未雨绸缪

哪一天高校没了生源怎么办?这并非危言耸听。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信息,到2013年,山东省大学适龄人口,即18~22岁高中生数量将比2008年下降50%左右,这意味着很多高校将缺乏足够的生源支撑,难以维持生存。(2月9日《人民日报》)

山东只是全国的缩影,笔者揣度类似情况将会是普遍现象。理由有二:第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多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因适龄儿童锐减,各地都在实施小学合并,这股“合并潮”目前正向中学蔓延,五六年后大学生源减少无疑成必然;第二,连续数年高校扩招,大学规模迅速膨胀,以山东为例,平均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1万人,就平均数而言全是“万人大学”,新校区建设足以满足未来5年全省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高校生源锐减对学生来说是一大乐事,将大大减轻高考的压力与苦恼,或许不远的将来就不用高考了,全员上大学可能还填不饱高校的“胃”。但对高校和社会而言就乐不起来了,一是意味着大批教职员工失业,增加新的社会问题;二是高校资源将严重浪费,目前很多大学占地数千亩,一旦关门,广阔的校园干什么用?三是给国家增加一大堆坏账、死账。这几年高校因拼命扩张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以《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数据为例,2005年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之间,全国72所部属高校负债已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学校欠债5亿元。高校一旦破产,银行将背上沉重的“黑锅”,最终又将转嫁给国家;四是上大学将丧失竞争,这并非好事,高考尽管弊病丛生,但公平竞争的优点显而易见,如果竞争消失,直接后果是大学教育质量下降。

高校生源短缺所隐匿的危害性需要正视。我们不能指望几年后废除高考,高中生都上大学,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国家的学生百分之百就读大学,况且中国经济发展还需要一大批职业技术人才。

窃以为,应对生源萎缩需要未雨绸缪,“双管齐下”。首先要停止盲目扩建校园、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遗憾的是这种发展思路仍为不少高校所青睐,如不久前暨南大学宣布,准备注资10多个亿建设新校区,占地面积2262亩(2008年11月16日《信息时报》)。其次是加快高校资源整合,促进大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品牌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这既有利于加强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又能满足民众和社会的需求。 尹卫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