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随 礼
话说绍兴师爷
御史官与刘南岗村
《花开半夏》
最是一年春好处
玉影晚摇风(国画)
觅(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话说绍兴师爷

高宗达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作幕、佐治或僚佐。

师爷又称为幕友、幕宾、幕客、幕僚、老夫子、幕府朋友等。师爷,是社会上对幕友的俗称。师爷还自称庸书、庸笔。

师爷始于明代中晚期,兴盛于清朝一代,没落、衰亡于清末民初,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活跃了大约300年的时间。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浙江绍兴籍的师爷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清代有句俗谚语:“无绍不成衙。”“绍”,指绍兴籍的师爷。由于绍兴当师爷的极多,且遍布全国,名声极大,故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称谓——“绍兴师爷”。“绍兴师爷”一称除了指绍兴籍师爷以外,又经辗转流传,成为一般师爷的统称。

为什么出师爷呢?自古以来,绍兴文人辈出,读书人甚多,从事科举业的人比其他地方为多。绍兴的科举竞争相当激烈。读书人要想在科举中出人头地非常不易。在这种情况下,科场不顺的绍兴读书人为数极多。其中的许多人就选择了当师爷这条路。

绍兴出师爷,还与当地人多地少的经济状况和绍兴人不恋乡土的乡风有很大关系。明代以来,由于人口的增长,绍兴成了一个地狭人稠的地区。因此大批绍兴人不得不外出谋生,更有很多绍兴人当了师爷,游牧四方。

绍兴出师爷,还与绍兴人一向具有精细谨严、善于谋划的特点有关。精细谨严、善于谋划是当师爷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比如当刑名师爷,面对重叠纷繁的法令案例和复杂的案情,必须用心精细谨严,否则案牍字句如有出入,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当师爷者必须是精细谨严之人。绍兴人正是具有这种素质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