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新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四个坚持”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部分经济学家展望经济前景
打破“一把手”用人监督虚化瓶颈的着力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建设新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四个坚持”

马鸿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以村党组织建设为核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把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要创新农村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重点抓好“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与部门联建”工作,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社和各种农村联合体上。二要创新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三要加快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抓好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连、治安委员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发动群众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发展基层民主,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四要强化村干部学习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技能相结合。五要完善培训、待遇、管理措施,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使用工作。

二、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千方百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惠农政策。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现代产业,扶持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组织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引进扶持、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三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决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允许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四是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服务能力建设。五是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问题,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推介,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三、坚持以维护稳定为前提

农村稳则天下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更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一要善于预防矛盾。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二要善于排查矛盾,切实掌握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动态、信息和苗头,牢牢掌握维护农村稳定工作的主动权。三要善于化解矛盾。要和上访户交心、交朋友、结亲戚、感情上融化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上访户与乡镇干部融为一体。特别是对可能影响本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和问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将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坚持以为民谋利为目的  

“为政之要,首在利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干部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首先,感情要贴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所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其次,作风要务实。要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挂在心上,在深入体察民情上下工夫,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家访,做到“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第三,民生要改善。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住房、教育、医疗和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