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医院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
任志强不是黄世仁,我们别当白毛女
袁隆平们不是无米之炊的神仙
学者发言当恪守专业立场
“中国第一农民公园”的困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医院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

4月6日、7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1重点实施方案》的全文。期盼已久的医改方案终于亮相。就规模庞大的医改意见和重点实施方案而言,站在不同的角度或利益立场分析将会有不同的结论。就战略层面分析,坚持公益性、强调效率和公平兼顾、政府职能彻底转变和让医疗人才资源流动起来这四点,为本轮医改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笔者试从资本和投资角度,通过对政府职能改革、投资环境分析、行业资源流动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医改将为医院投资带来前所未有的春天。

本次医改方案中,对政府职能的改革相当到位,具体体现在:

一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是“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以前那种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得到扭转,政府成为行业的立法者、监管者和服务者,而不再是管公立医院吃喝拉撒的“父母”。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将对医院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以往对医院的监管,经常是“政”出多门,军队医院听总后勤部的,卫生部直属的医院听卫生部的,其他部委直属的医院则又有各种上级管理部门,致使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几乎对这些医院失去监管能力,现在实施“三统一”,可以更有效地对所有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进行监管,保护患者利益。

三是公立医院将脱离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上级领导的体制,建立起三权制衡的运行机制,表现为公立医院将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对进入该行业的非公资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对于非公资本(包括内资和外资)进入医院行业,我国一直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2003~2004年进入医疗市场并对医改抱有巨大期望的资本,在历经5~6年的医改等待期之后,已经筋疲力尽,大多数退出了舞台。而本次医改方案就此做出了重要说明:“国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简言之,民营医院将开始享受国民待遇。

医院是智力密集型组织,医疗行业最核心的资源是医生。而我国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为数极少的医生却只能固定在一个医院注册。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医生无不是多点执业。本次医改显然没有忽视“人”的因素,其中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通常,一项重大的改革政策,尤其是和13亿人息息相关的改革,都会发生重大的利益格局的调整,本次医改也不例外。下面笔者根据改革方案,对今后5~10年的医疗行业格局试做一预测:

1. 新医改将深远影响医疗市场格局,参与者对行业的影响力将出现重大变化,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创办医疗保险机构以补充社会统筹的不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削减医药企业的利润导致大量低端医药企业被淘汰,保险公司将更深入地参与到游戏中并可能控股部分医院。

2. 公立医院的影响力将逐步下降,私营医院影响力将大幅提高,随着人才流动力度的加大,最终除了医学院附属医院由于技术遥遥领先而占据竞争优势外,普通公立医院将逐渐失去与民营医院的竞争优势,原因在于民营医院有灵活的激励机制和留人机制。

3. 未来几年将出现更多的医院类上市公司,无论是IPO还是借壳上市。但由于医院行业缺乏成熟的职业化经理人体系,这个市场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培育,因此在5~10年后才会出现巨型医院集团,医院行业将在5年后开始大规模整合。

4. 随着金融行业向医疗行业渗透,甚至入局参加游戏,产业金融公司将应运而生,医院行业的金融控股公司或许会出现。顾 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