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郑州市街道地名之困
“执法打折”折损了什么?
政府岂能为排污企业遮丑
法治的软弱让媒体喧宾夺主
“冯翔式悲剧”与“林浩拍喜剧”
以医改为名回购
医院是股什么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执法打折”折损了什么?

据新华社4月19日报道,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物价局一工作人员近日实名举报,称近几年来萧山区物价局在检查当地医院收费情况时,发现医院乱收费现象严重,但最终执法时却没有依法处理,而是与医院“协商定价”,打折处罚,违规数额与实际处罚相差悬殊。

对于“执法打折”,萧山区物价局说考虑到公立医院负担比较重,需要财政补贴,如果如实处罚,医院会受不了。并且称,查处的罚金也是上交财政,这样少罚一点,财政就可少给医院一点补助。

好一个“善解人意”!物价局是医院乱收费的监管者,可“执法打折”让严肃的法律标准成了“游标卡尺”,让萧山区物价局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沦为医院乱收费的帮手。医院乱收费的钱本应归还患者,无法退还的上交国库,但物价局却把人情卖给了违法者,不但让法律的尊严打了折扣、政府的威信打了折扣,而且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形象,是对患者的严重不公。

看来,看病贵有时并不是医院单方面的问题,而是暗藏着更复杂的原因,纠葛着更多的利益。

尤其让人担心的是,在处罚医院乱收费时,“执法打折”是否已成了一种“潜规则”?如果执法部门都如此“心慈手软”,难免会让一些人违法的胆子更大,让百姓利益更多地受损。

“执法打折”暴露出的是体制弊端,倘若现有的物价监管制度得不到完善,医院乱收费现象便难以根除,患者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为莫明其妙的看病费用埋单。黄哲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