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6
于耀江词选
《太白醉剑》二人谈
《北京漂》
12
他融入一片诗意的蔚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他融入一片诗意的蔚蓝
——痛悼诗人王怀让

高金光

中原诗歌巨匠王怀让先生走了。

2009年4月7日晚8时45分,仅仅67岁的王怀让先生永远地告别了他热爱的生活和世界,永远地告别了热爱他的亲人和诗友,无限眷恋地走了。噩耗传来,整个河南震惊了,整个诗坛震惊了,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热泪。确实,他走得太早了,还有好多诗篇等着他去写,他不该走啊!

先生生前是准备活到101岁的,大家也都坚信他能活到这个岁数,因为在大家的感觉中,诗歌需要他,诗友们离不开他,而且他的身体状况一直都很不错。去年8月中旬,他还带着一群年轻诗人去沁阳神农山采风,神农山很高,也很陡峭,但他和大家一样,硬是攀登了上去。没想到刚从神农山回来不久,他就住院了,而且病得不轻。我几次去看他,发现他虽然日渐消瘦,但精神状态良好,想着他肯定会挺过这场灾难的。不料仅仅过去几个月,他就匆匆地离开了我们!

遵照诗人的遗愿,4月9日上午,在亲人和诗友的陪护下,王怀让先生的骨灰同洁白的玫瑰花一起全部洒入了黄河。诗人生前踏访过无数次的黄河,歌咏过无数次的黄河,这一次彻底地把诗人拥入自己的怀中,伴着呜咽的悲鸣,将诗人的魂魄送向遥远的大海。

生于愚公故里——河南济源市的王怀让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生前曾任河南日报编委、文艺处处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兼职教授等。作为报人,他右手写新闻,左手写文学,在新闻与文学纵横交错的方格上不断地跋涉,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怀让先生短短的一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诸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诗歌方面的成就更是非常突出。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是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平生荣获了许多荣誉,尤其在河南广大读者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王怀让先生是一个大诗人。他的“大”首先体现在诗歌创作数量巨大。举凡新自由诗、散文诗、民歌体诗、旧体诗词,他都有相当的数量问世,并有40余部诗集出版。他的“三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光荣的名字:河南人》《中国人:不跪的人》)、“三作”(《诗为杨皂而作》《诗为杨皂再作》《诗为杨皂三作》)、“新三吏”(《东方吏》《邳州吏》《綦江吏》)堪称佳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很多诗篇成为各种文艺晚会上的朗诵节目必选。像《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诗,就被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在全国各地朗诵达1600多场次,鼓舞了无数的听众。

他的“大”其次体现在很多诗作主题宏大。王怀让先生以政治抒情诗创作见长,其诗中的政治内核、浪漫诗风,成为一种现象,备受诗坛关注。从他的诗中,人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历史前进的足迹、社会进步的脚印。贺敬之赞他是“人民诗人”,他也以“人民诗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在《诗与人民》一诗中写道:“诗是我的介绍信,/把我介绍给人民,/我是人民的邮递员,/我向党投递民心。/——人民心头的忧虑,/人民心中的欢欣,/人民心脏的搏动,/人民心跳的声音。”

他的“大”第三体现在始终坚守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大旗。上世纪90年代,不少诗人劝他应该改改诗风,多写写现代诗,说现代诗比传统诗好。他回答道:“你说现代诗比传统诗好,就好像说美国人比中国人漂亮一样,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美国人有漂亮的,也有丑陋的;中国人同样也有漂亮的,也有丑陋的。所以说,不论是现代诗还是传统诗,写的好才是好诗,写的不好依然是不好的诗。”

他的“大”还体现在进入诗歌创作佳境时的大风采、大风范。王怀让先生是一个诗思喷涌的诗人,他的胸腔中始终充满着激情,往往脱口而出即是诗句。1996年,河南第6届黄河诗会在豫西白云山召开,会议之余诗人们到各景点游览,怀让先生一路下来就写出了十余首诗歌。在一非常壮观的瀑布前,诗人们前脚刚到,王怀让的诗就出来了。他给大家朗诵道:“天然一家豪放派,/一首大诗入我怀。/雪浪洒向天外去,/欲把人间都洗白。”1997年,河南第7届黄河诗会在南水北调的源头淅川县荆紫关镇召开。诗人们在一脚踏三省的石碑前参观时,王怀让却在一堵房墙的黑板上写下了四句诗:“三省四方客,十雨五风时;丹江携诗去,告与大海知。”他的这首诗被荆紫关镇视为珍宝,一直保存到现在。

让人们感念的是,王怀让先生不论名气多大,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保持谦逊的姿态。在河南日报工作的几十年中,他亲手培养了不知多少年轻诗人,凡是向他请教的,或求他写序的,他从来没有推辞,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仅他为年轻诗人写的序言就有200余篇。

王怀让先生生前常说,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当官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摒弃那些私心杂念,潜心创作,靠作品发言,靠作品立世。他对官场、职位从不贪恋,也没给领导出过任何难题。2002年他退休的时候,领导还没找他谈话,他就主动将办公室钥匙交到了报社人事处,明确告诉人家:“我已到退休年龄了,从明天起就不来了。”他的这一举动至今传为美谈。事实证明,怀让先生退休后比在位时更加繁忙,他的创作激情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今,王怀让先生走了,他的魂魄已归于黄河,流向大海,去书写人生最后最美丽的诗行。那是他遗嘱中追求的地方,那是他灵魂的归宿。他想把自己忘记,不愿任何人为他立碑,其实他的丰碑已屹立在黄河的浪花里,屹立在大海的波涛中。

怀让先生,安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